第18部分(第2/4 页)
的,有的是用手榴弹和敌人同归于尽的,有的是被敌人的刺刀刺透了胸膛,而手中的大刀却砍进了敌人的脑袋,甚至有的口中还咬着鬼子的耳朵和身上的肉……
入夜,战斗停止。王铭章和税梯青到370旅视察。听到吕康汇报战况后,两人感动得热泪盈眶,随即带着师部军医前往前沿阵地看望慰问。
当一行人去看王麟时,他正躺在床上输液。医生诊断,已烧成肺炎,需要立即转送太原。
王麟一听,吃力地说:“我不去,现在战斗紧张,我要指挥战斗!”
王铭章说:“你和鬼子交战的心愿,我今天已经满足了你,你已经是抗日功臣了。你接下来的任务,就是立即去太原把病治好,这是命令,必须服从。”
他随即对税梯青说:“请你立即派人把王团长送到火车站。”
刚送走王麟,王铭章等正要返回驻地,赵渭宾带着几个警卫骑马飞奔过来,一下马就气喘吁吁地报告:“师长,集团总部急报,日军从娘子关外增调大量部队,沿正太路进攻太原,122、124师已完成掩护友军撤退任务,总部令转进寿阳城外南郊,部署保卫寿阳的战斗。”
王铭章闻讯,随即下令两师稳步撤退,自己率警卫连从平定县西郊村往该县西部转进。
抵达龙泉镇时,已经下半夜,正下着雪雨。龙泉镇是一个只有几百户人家的小镇,现驻扎了孙连仲31军某部和八路军某部,家家户户便都住满了人。
穿着单薄的川军战士们,蜷着身子缩在雪雨中的屋檐和树下,一个个冷得发抖。王铭章正在发愁,一个八路军哨兵过来和他打招呼:“将军,请问您是哪个部队的?”
“我们是从四川过来的22集团军122师,刚从阳泉撤掩护友军撤退下来。你呢?”
“我们是八路军115师的。”
“就是平型关大捷那支部队?”赵渭宾问。
“嗯。”这个哨兵说完就走了。过了一会儿,哨兵陪一个同样穿着八路军战士过来。这个战士看了看天气和王铭章所部官兵人数,跟王、赵两人交谈了几句,确信是川军部队,没再多说什么就转身走了。
过了一会,八路军轻声吹起了集合哨,召集分散在村里各屋的部队在街心集合。那个士兵装束的人在队伍前喊话道:“同志们,我们已经休息四五个小时了。川军弟兄刚来没住处。你们看,我们都穿着厚厚的棉衣,他们不少人却还穿着单衣短裤。他们是从几千里以外来的四川赶过来打鬼子的,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走在一起来了,我们应当互相帮助。我提议把我们住的地方让给川军弟兄住,咱们提前赶路,大家说好不好?”
八路军战士一起说好。
王铭章忙上前去和这位战士装束的军官握手,说:“实在不好意思,太谢谢你们了!”
八路军干部笑道:“不客气,我们是友军,应该互相关照。”他又补充说,“你们四川我去过,我原是红四方面军的。”
王铭章一听,脑袋嗡的一声。因为他自己曾是川北剿共的急先锋,没准还和这位八路军指挥员厮杀过呢。
就在王铭章和川军官兵不知所措之际,这支八路军部队已整队完毕,朝着川军来的方向开拔。先前那个士兵模样的军官路过王铭章面前时,王铭章赶紧和他握手,再次道谢。
那人说:“后会有期!”敬了个军礼。
王铭章也答了句:“后会有期。”回敬了一个军礼。
那人转身消失在雪地中。王铭章望着远去的背影矫健而安静,再次静静地敬了一个军礼,口中轻声说道:“也只有如此训练有素的神秘部队,才能打出平型关大捷!”
“是的!”还在敬礼的赵渭宾跟着说。
第11章 松塔伏击战
1937年11月1日,出其不意,王铭章伏兵松塔,日军中村少佐所部猝不及防,仓皇撤退。
10月31日,王铭章率两个师转进寿阳南郊后,进城到集团军总部,向邓锡侯、孙震汇报战况。
第二天,集团军总部召集41军和45军师长以上军官会议。会上,王铭章汇报这段时间的作战情况。当他讲到陈永沛营误入敌战区,宁死不降,全营壮烈牺牲;团长王麟重病不起,令士兵用箩筐抬上阵地,指挥部队打退日军冲锋,最后烧成肺炎;张超营掩护友军撤退,全部战死疆场……等典型事件,各位高级将领无不扼腕叹息。
邓锡侯说:“出川前,我们集团的主要将领,包括本人在内,都担心我们的部队由于武器太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