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第3/4 页)
闺秀之风范。她的父亲俞京周在招商局跑航运,家境很好,据说曾拥有三条货船。她曾就读于湖州著名教会学校——湖郡女校,与曾任北洋政府总理熊希龄后来的夫人毛彦文同窗,学过家政,会讲英文,弹钢琴、针线绣工样样精通,还在话剧《威尼斯商人》中饰演过角色。在上虞百官镇的茅家弄,陈俞两家毗邻而居,俞家的街门对着陈家的后门,当中隔着一条狭窄小街。此时的陈家家道已经中落,杂货店早已关张,日子过得很拮据。俞家老爷见对门院里的陈鹤琴平日里很用功,待人谦逊,也很孝顺,对这个品学兼优,又在圣约翰和清华上学,即将留洋的年轻人很有好感,也觉得牢靠,将来肯定能出人头地,于是就回绝了其他有钱人家的提亲,将钟爱的独生女许配给了陈鹤琴,并允其学业结束后完婚。陈鹤琴的母亲对这位未过门的儿媳妇也很中意。两家老人坐在一起商量,将这门婚事订了下来。17岁的俞雅琴去照像馆拍了一张照片,嵌入一个盘子大小的椭圆形镜框,赠予22岁的陈鹤琴。从此,陈鹤琴便将未婚妻的照片随身带着。在国外读书期间,他将照片悬于寝室墙上,示之以人,免男女情爱之事打扰学业,戏称为“挡箭牌”,拒绝别人对他的追求。他曾风趣地告诉子女,在留学期间,曾有好几位很漂亮、很有学问的女留学生向他表示爱慕,都被他的这个“挡箭牌”挡住了。当时,在留洋的中国学生中,有许多人在出国前都曾有过婚约,有的甚至出国前就结过婚,在留洋见了世面后却生出悔意而见异思迁、另觅新欢。陈鹤琴的情爱观是“有始有终”、“白头偕老”。在长达六十多年的风雨岁月中,俞雅琴一直陪伴在陈鹤琴身边,做他的贤内助,同甘共苦,风雨同舟。两人相濡以沫,情感甚笃,被传为佳话。
txt小说上传分享
一 远渡重洋(1)
1914年8月15日,上海招商局码头热闹非凡,到处人头攒动。陈鹤琴的亲朋好友共十多人也来送行,其中有他的未婚妻、岳父和姐夫陆锦川、小哥陈鹤云等,他们都是专程从杭州赶来的。码头上停泊的“中国号”邮轮将要起航。船上的烟囱呼呼冒着白色蒸汽,准备开船的第一遍汽笛拉响。船上和船下的人们彼此高举着胳膊,摇动双手,激动地跳跃、喊叫。人们将红红绿绿的纸圈和彩条抛向天空,如五彩雨霖,在阳光的炫耀下,色彩缤纷,热烈的情绪像电流一般在人们的目光之间传递、交流。当开船的第二遍汽笛又一次拉响,船头的铁锚缓缓升起,船上和船下的人们将许许多多彩条连接在一起,又是一片欢呼,又是一片激动。当第三遍汽笛拉响,甲板上的水手收起缆绳,船身渐渐离开码头,这些彩条被越拉越紧直至断开。“再见!”“再见!”人们又掏出白毛巾挥舞起来,几百条白毛巾如同几百面旗帜,在阳光照耀下闪闪发光。随着轰轰作响的涛声与海鸥啾啾的鸣叫声,这些黄皮肤黑头发的青年学子开始了新的人生。
这条搭载满怀美丽梦想和远大志向年轻学子的“中国号”邮轮,是当年中国仅有的两条远洋邮轮之一,与其姊妹船“南京号”一样,都是从美国买来的旧船。陈鹤琴回忆:这次赴美游学的共有百余人,其中有新考取的10个女生,清华优秀幼年生10人,1913、1914年毕业生七十余人以及自费生数人。我们百余人,济济多士,把“中国号”的头等舱位几乎占满了。《陈鹤琴全集》,第六卷,第581页,江苏教育出版社,1992年1月。邮轮沿着黄浦江驶向吴淞口,飘扬着五颜六色外国旗的货轮、邮轮泊在码头上,渡江的小火轮“突突突”冒着黑烟在江面上行驶。船上的这些年轻人仍未平息心中的激动,挤在船栏边向江边的景物指画、谈笑。在他们中间,有一位来自安徽的自费生,他的学名叫陶文濬,因推崇明代哲学家王阳明“知行合一”,取笔名“知行”,1934年7月正式改名为陶行知。邮轮驶出了吴淞口,海上的景象明朗、开阔起来,地平线被水雾薄薄蒙上一层轻纱。早上可以看旭日东升,傍晚可以看红日西沉;白潮澎湃的海涛中,有时会突然跃腾起排空的巨浪;成群的海鸥追逐着邮轮,翱翔上下。陈鹤琴与其他清华同学们沉浸在###和美梦之中,乘长风破万里浪,雄渡太平洋。然而,身处邮轮一隅的陶行知,此时却不像船上其他人那样兴高采烈。此时,他身上除了一张去美国的船票,只有50美元。他的家境贫寒,凭着追求和努力读到大学毕业,并决心出国深造。他独自一人下到船底的煤火舱内,看到了里面的景象:“几个赤膊的活人像天津鸭子一样在那儿烤着,烤出一身的黑油!身上、脸上、手上黑得如同他们所烧的煤炭一样黑!这是我与火夫们第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