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 新官等待上任(第1/1 页)
朝堂之上听到有人自称老奴在说话,徐啸随声看去,发现这发声之人竟是皇上身边的一位大太监。 那大太监见徐啸看了过来,便向徐啸微微一笑,以表此对徐啸的好感。 徐啸见这五十上下的大太监对自己笑,他也不知道这大太监是谁,不过见这大太监此时对自己所表现出的是好意,自然也向此回以了微笑。 真所谓见面不打笑脸人,徐啸自然也是知道这个理的。不过此刻他尚不知晓眼前对自己微笑的大太监是谁,如果知道的话,那他的想法可能就会有所改变了。 “既然朕的老师都这么说,那朕就对徐状元给予一定的重用吧!”因朱由校心中还惦着后宫未完成的木匠活,见自己的老师看好新科状元徐啸,也就决定重用于他,及早的结束这类在他看来的琐事。 朱由校虽自己学问不怎的,做个皇帝也不怎么合格,但对自己的恩师孙承宗那是绝对的信任和尊重。恩师看好的人才,朱由校那也自然就爱屋及乌的十分的看重。 于是大明皇帝朱由校在虽然有人反对,但恩师已认可的情况下,还是决定重用新科状元徐啸。 为了不让人找出太大的毛病,根据以往惯例,朱由校便对众臣道:“既然众爱卿都认可徐状元的才学,那就把他先外放历练一番,再给予重用吧?” 众臣见皇上如此看重徐啸,一个金囗就让此减少了很长的一段升迁之路,心中虽有不满,也觉不合时宜,但又不敢当面反对,最后便全都不开囗反对了。 就在这些大臣们犹犹豫豫间,皇上朱由校就急急忙忙的宣了退朝,于是有关徐啸外放后再给予重用的这件事就算定了下来。 退朝过后,孙承宗又过来找了一次徐啸,在与孙承宗的谈话中,徐啸这才得知,一般的人金榜高中后,第一时间都是先在朝廷的编修部至少熬上个二三年,方才有机会外放做一个地方官,然后才能一步步的升上来。 而徐啸因为刚才皇上朱由校的一句话,那在编修部打杂熬资历的这一段工作过程直接就给省略掉了,这是巨大的恩宠,所以也引起了朝堂上很多大臣们的忌妒和不满。 然而这事皇上已恩准了,众大臣心中虽有忌妒和不满,也拿这事没有办法。 徐啸知道皇上对他另加恩赐后,心中虽对朱由校这个木匠皇上不做好本职之事还耿耿于怀,但对他对自己的信任和看好心里还是有几许感激的。 尽管朱由校看好徐啸,很大程度上因为有着此时的大明第一重臣孙承宗的缘故,但依然不失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帝王情怀。 上朝见过皇帝,经过了一番考核后,徐啸的这个新科状元算是走完了整个科考的过程,接下就是等待上任了。 史部那边通知徐啸,说外派他上任的手续和正式通知可能要一个月后才能完成,徐啸没法,只能安心等待。 像徐啸这样的新科状元,若有家有室的,一定会利用上任前的这一个月时间敲锣打鼓的前往家乡宣耀一番,也就是衣锦还乡,光宗耀祖。 然而徐啸现在和妹妹怀柔都已是孤儿无家可回,所以只能待在京城或在京城逛上一番而已。 这日徐啸闲来无事,就和妹妹怀柔,以及跟在自己身边的王老汉一道去城中闲逛,他们逛了京城里的几处闹市后人就饿了,三人便找了一处名叫“高中酒楼”的饭店,准备吃个饭。 三人来到酒楼刚在楼下的一处方桌上坐下,这时刚好又走进来十几名身穿兵服的兵士。 这十几名兵士到来后,一拥而上的就上了酒楼的二楼。 徐啸从酒楼里的客人谈话中得知,这些上楼的兵士是一些巡城的兵士,不过这些兵士在民间的口碑似乎并不好,他们不但时常在酒楼吃饭不给钱,甚至去一些青楼消遣也会赖帐不给钱。 面对酒店客人们对这些兵士的不满,徐啸听后在心里暗暗发誓,只要自己为官正式上任后,一定耍办法逐步改变这一情况。 徐啸不知道自己重生于这个世界是否能够成为身带光环的主角变得光芒万丈,但即便没有这个可能,他也打算尽自己的一份努力来改变一下现有的现状。 朝代更替,民不聊生,徐啸若不知这个时代的走向,也定会和这个时代的所有众生一样混混沌沌活下去,可是现在他是知道这个时代未来的走向的,深知明末乱世给人们所带来的灾难的,他想不管,但内心之中似乎又总有一个声音时时的在提醒他救一救就将到来的这个末代中受害的民众。 这样说来,对于一些有着良知和慈悲之心的人来说,重生和预知未来的人生未必就是一种多好的人生,内心中因纠结矛盾而挣扎的痛苦是那些末深陷其中的人无法想象的。 徐啸就是这样一个人,并且还时常被这样的烦恼所困扰着。他有时觉得对这个时代无能为力,有时又觉得自己重生一次,知此时代历史之足迹,应当努力有所作为,不能白来这世一场。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