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部分(第4/4 页)
美的少女来,还必须是黄花大闺女,要打扮得漂漂亮亮的,然后选在二月初一之时,送上竹排,漂上江心,他自会接纳。
河伯要娶亲了!
这个震撼性的消息传出,众村民面面相觑,一时间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献上黄花闺女,与献上三牲香火截然不同,那可是一条人命呀。更重要的是,这黄花大闺女从哪里来?
听河伯的意思,还得从乡上各户人家里挑选。可自家的闺女,哪个不是亲生骨肉,谁愿意奉献出去?
一时间,人心惶惶然。家里有好闺女的,为防万一,都赶紧躲出去了……
……
彭城,贫家陋室。
叶君生盘膝坐于床上,闭目思索,却还在反思三天前在陈家乡的遭遇,郁郁介怀。他倒不是怪那些村民愚昧,乃至于心甘情愿地被河伯驱使,而是感受到了一种斐然的,以前不曾注意过的力量:
民心的力量。
两世为人,得到了书呆子的知识,同时保持着本身的眼界与思维习惯,故而看待问题,总能想得更通透些。
民心是什么?
古言道:民心即民意,民意则天意。代表天意,无可违逆,力量之强大,难以估计。
又有千古名言佐证:水能承舟,亦可覆舟。
说的,也是民心的巨大作用。
叶君生知道民心民意的厉害,但那时候的明白,更多是停留在书本之上,格言戒律之中。现在,是他平生第一次,亲身接触,并承受之。
“纸上得来终觉浅”,诚不欺也。
当日整个陈家乡的民心,民意,都站到了河伯那一边。皆因对于河伯,村民们本来就信奉已久,河伯显灵后,更是信仰高涨;而叶氏兄妹呢,两人只不过是平凡的外乡人罢了。
孰轻孰重,一目了然。
叶君生忽然想到:假如自己功成名就,是一方大官呢?用官威来对抗河神显灵,如此一来,民心民意会倾斜向那一边?
这实在是一个非常有研究意义的命题,值得深入探讨。由此扩展开来,他立刻就联想到那个在史上极其著名的故事:“西门豹治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