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部分(第3/4 页)
辞官,去悠游山林。
这是一种真正认识清楚了自己之后的正确做法。
也正是这样的做法,才真正维护住了一个人、一个社会的正气。社会才能因为这股正气,保持健康的发展。
3。心中常存一份敬畏(1)
《中庸》认为,一个人想要做到诚信,就必须在内心中有所敬畏。
因此,南宋思想家朱熹才会在《中庸注》中说“君子之心,常存敬畏。”
“君子之心,常存敬畏”,讲的是个什么道理呢?
实际上,这句话就是告诫人们,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心中应该常常存有一份敬畏。
有人会问,长存敬畏之心,那么到底敬畏什么呢?
所谓的敬畏,指的是人们对自然规律和道德法律,所应保持的一种敬重与畏惧之心。
之所以要对这些事物保持敬畏,是因为只有它们,才能让我们明白自身的渺小和不足,帮助我们自觉地反思,约束自己的行为。
落实到这里,就是它们能帮助我们做到真正的诚信。
实际上,在我国,常存敬畏之心有一个很优良的传统。
在儒家看来,人们应该“敬天命”、“畏圣人”。
在道家看来,人们应该对自然规律保持强烈的敬畏感。
这些思想和学说,在历史上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教化了人心,同样也拓宽了人们的胸怀、视野。
正是在这些思想学说的影响下,我国历史上产生了一批又一批真正拥有敬畏之心的贤能之人。
大家都知道宋代的文坛领袖欧阳修。他的文字光照千古,流芳百世。可是,他每次在写好一篇文章之后,都会“用思甚苦”地仔细斟酌。
对此,欧阳修的妻子很不理解:“你这么辛苦干嘛,难道你还担心受到先生的责罚?”
欧阳修笑着答道:“我不是怕先生责怪,而是担心后生嘲笑啊!”
实际上,欧阳修的担心和害怕,就是一种敬畏之心。
因为他知道,文章会对世风人心产生很大的影响。越是名人写的文章,越要注意遣词造句。欧阳修担心和敬畏的,就是自己的文章没写好,会损害社会的善良风俗。
不仅仅是欧阳修,近代大学者胡适先生,写文章也长存一份敬畏之心。
胡适曾对人说:“人家以为我写文章,总是下笔千言,一挥而就,其实我写文章是极慢极慢的。”
而李宗仁则对胡适在写文章上的态度印象十分深刻,他说:“适之先生,爱惜羽毛。”
其实,胡适不是爱惜自己的笔,而是跟欧阳修一样,担心自己的文章会破坏世风人心。
贤能之人的敬畏之心,还体现在了艺术领域,显示出了艺术家们的优秀品德。
据说,近代思想家、学者梁启超先生,对自己书法作品的保存上十分谨慎。
据知情人透露,梁先生在自己的一生里面,创作了将近三万件的书法作品,几乎每件都称得上是珍品。
可有意思的是,梁先生却绝少在这些作品上留下自己的名字或者印章。这是为什么呢?
对此,胡适认为:“因为梁氏成名太早,他知道他的片纸只字都会有人收藏,所以他连个小纸条也不乱写。”
由此可见,梁先生对艺术,是存有了一份敬畏之心的。
我国现代著名画家吴冠中先生,同样如此。
在吴冠中先生看来,一个艺术家不能为了市场价格,而失去自己的审美标准,那样等于是在艺术自杀。
用吴冠中先生自己的话说:“艺术是神圣的,一定不能让谬种流传。”
正是由于这个原因,一旦自己稍微不满意某幅作品,他就会付之一炬。
就这样,好几百幅已经称得上艺术珍品的画作,被吴老一把火烧成了灰烬。而实际上,他烧掉的不少画,在市场上的价格,只能用天价来形容。
对此,吴冠中先生解释道:“骗得了今天的人,骗不了明天的人。”
3。心中常存一份敬畏(2)
在他看来,自己只想把那些让明天的艺术家挑不出毛病的画,留给后人。
这就是一位伟大的艺术家,对艺术虔诚,同时也是敬畏。
上面这些先生做到了心存敬畏,不愧为我们人生的楷模。
他们能够如此,因为他们身上有着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文化责任感。
在他们看来,只有“上对得起先人,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