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部分(第1/4 页)
营营长林鼎祺,三营营长金佛庄。两个教导团不过3000人,这么一点兵力,势单力薄,加之属于校军,训练、枪械和实战经验都欠缺,因此东征联军总部未予批准。但蒋介石拿定主意要把教导团送到前线进行实战锻炼,经他再三请求,这才被准予随许崇智的粤军行动,编为右路军,因为蒋介石是粤军参谋长。3000人的校军,由蒋介石统一指挥,周恩来任政治部主任,加仑随军行动。激烈的战事对黄埔校军是个严峻考验,但黄埔校军表现出了惊人的战斗力,尤其是共产党员更表现得极为出色。
第一个硬仗是攻打淡水。陈炯明部熊略旅,凭借坚固的城墙和工事死守该城,阻碍东征军前进。教导团以10名官长和100名士兵组成敢死队攻城,其中8名官长是共产党员,如刘仇西(即刘畴西)、游步瀛、李奇中、张际春等。第一个爬上城墙的是一名手持旗帜的共产党员,在他负伤之后,紧接着党代表抓过旗帜,士兵紧随其后,将胜利的旗帜插上了城头。淡水之役共牺牲3名排长,均为共产党员。
第二个硬仗是棉湖之战。3月13日上午,教导一团在棉湖同敌林虎部突然遭遇。当时,敌军五六千人已抢先占领有利阵地,居高临下,以轻重机枪猛烈射击。教导一团在炮兵掩护下奋勇仰攻,冲人敌阵,同敌人展开了白刃格斗。坚持到中午,教导二团和粤军第七旅相继赶到,加入进攻。战斗中,连长曹石泉和连党代表曹渊、许继慎三位共产党员,打得极为出色。当林虎的一个师打到教导二团团部,形势十分危急时,曹石泉、曹渊带领的一个连突然向敌人猛攻,一下子就打垮了林虎的部队。以3000人打垮敌1万人,教导一团的9个连长阵亡6人,负伤3人,战况的惨烈可想而知。
就是在此次战斗中,蒋介石一度危在旦夕,幸亏何应钦挺身督战冲锋,陈诚亲自发炮攻击,才挽回战局。当时,有一处阵线被敌人突破,敌军冲到团部指挥所附近。团长何应钦亲自率领卫士队手机枪排进行反击,才把冲入之敌打退,卫士死伤多人,情势极其危险。蒋介石把预备队许济的一团兵力用上去之后,不到半小时就混乱了,仍未能稳定战局。蒋介石和苏联顾问在团指挥所里,见此情景深感忧虑。蒋介石带着哭腔颤抖着对何应钦说:“何团长,你要坚持,必须想办法挽回局势,我们不能后退一步,假如今天在此地失败了,我们就一切都完了,再无希望返回广州了,革命事业也得遭到严重的挫折。”蒋介石又回头询问炮兵连长陈诚:“为什么六门大炮都打不响了,能不能再试一试?”何应钦按蒋介石所言,冲到前面严厉督战,陈诚把一门山炮调整后亲自装弹发射,居然连发连中,这才挽回了战局。①棉湖之役结束的14日清晨,蒋介石视察战场,见死尸如山,血流成河,不免泫然流涕。后来,他在《黄埔军校第一期同学录序》中喟然叹道:“士兵之阵亡及因伤残废者,共计六百余人,以第一期随余出征五百之子弟,与教导团三千同志之军,死伤几达三分之一……呜呼!吾校同志,前仆后继,每于肉搏登城、碧血淋漓之时,毫无悸怖状,浩然捐生,乐如还乡,总理主义之所感也!”①
txt小说上传分享
黄埔潮一(5)
经过第一次东征的黄埔军校,一时令人啧啧称奇。
黄埔军校的两个教导团令国共合作的双方看到了胜利的希望。显然,光有两个教导团远远不够。第一次东征结束不久,1925年4月,经廖仲恺建议,将两个教导团扩编为党军第一旅。旅长由第一团团长何应钦兼任,第二团团长为沈应时,廖仲恺为党军党代表,蒋介石为党军司令。4个月后,党军第一旅又改组和扩编为国民革命军第一军。军长为蒋介石,由于廖仲恺遇刺身亡,党代表成了汪精卫,政治部主任为周恩来。第一军下辖3个师,第一师师长何应钦,党代表由共产党人周恩来兼任;第二师师长王懋功,党代表由国民党人缪斌担任;第三师师长谭曙卿,党代表由共产党人鲁易担任。
黄埔军校的力量慢慢壮大了,但对军校的考验接踵而至,尤其是第二次东征的严峻考验横亘在面前。
1925年对于黄埔军校来说是充满斗争、艰辛和牺牲的一年。3月经受了孙中山逝世的打击之后,6月12日蒋介石率领党军参与平定了杨希闵、刘震寰叛乱。6月23日,黄埔军校师生和广州群众、香港罢工工人七八万人举行反英示威大会和游行时,驻沙面的英军突然向游行队伍开枪射击,当场打死50多人,打伤100多人,其中黄埔军校的学生和士兵死难的有23人,受伤的有53人,一团三营营长、共产党员曹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