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部分(第3/4 页)
屑,“做婊子还立牌坊,成不了什么大事,文翁,你若是担心,给吏部招呼一声就是了,实在不行就远远得发配到看不到的地方,眼不见为净,只要是太后冒然超擢,咱们就上折子劝谏,这吏治的事儿,可是不能含糊!”
“也只好如此了,只是垂帘章程里头说的是要引见大臣带着的,如今也是没引见大臣的事儿了,”文祥摇摇头,“如今也不好多说。”
“是这个理,太后毕竟是君上,有些事儿不逾矩过分也就罢了,臂如这英烈祠的事儿,是好事儿,而且是算不得什么的好事儿,于朝廷大事无关,闹这么下子也就够了,若是到了明年,太后皇上还有去,您还不让他去不成?”宝洌У愕阃罚�傲��诔�械氖露���笠膊欢喙埽�馐呛檬露�!�
“恩,也不知道燕公如何了,”文祥有些担忧,“这日子越发得热了起来,”外头的蝉声叫的让人心烦,皇帝不在养心殿久呆之后,这黏杆处的太监连知了也不抓了,“燕公怕是撑不了多久了。”
“从三月里就说不好,到如今撑了这么许久,怕是能熬过去也不一定,到了秋凉,这身子就能受补,身子受了补,就能一日日得好起来,”宝洌�档溃�叭羰茄喙�坏┦攀溃�饩��陀忠�谷肆耍�馊搜。�跻��嗣唬俊�
文祥摇摇头,“王爷最近忙着北洋水师的事儿,这家里头,燕公又是如此,心里烦得很,怕是这事儿,都没曾提过,我也不好说。”人都没死,就惦记这桂良留下来的位置,多不好?
。。
“加试其他?加试什么?”太后来了兴趣,连忙追问。
“如今洋务之事已然悄然兴起,这对待洋人的要有一定之规,这洋人的天文地理,军舰之事,西洋语言,算术,这都是要学的东西,但是微臣以为,这些都不甚着急,太后已经下旨要开恩科,这九月就要乡试,若是骤然要考洋务事,就怕物议太多,如此以来,反而不美,凡事新事物,若是刚开始的时候阻碍太多,将来必然不能成就大事业,”太后点点头,深深得看着跪在地上的高心夔继续说道,“不如从前朝旧例里面择出一二,来加入科举之事中,不改八股,不受非议,如此可网尽天下英才。”
“那依你之见,要加什么?”
“这是太后和朝中重臣所定夺的事情,微臣不敢置喙。”高心夔谦逊得说道。
“出的你口,入的我耳,如何不能说?你且说之,本宫且听之就是。”
“是,那微臣就大胆说了,微臣以为,八股之文,学问是尽够了,只是缺乏少考察见识的,微臣以为,从宋金朝中看,不如加考策论!”
“策论?”(未完待续)
四十 夜雨萌芽(二)
“自然,科举不可废,”太后点点头,“不过这八股之事,本宫以为过于拘泥,当年你也是深受其害,故八股如何,本宫想听听你的意见。”
八股文的形式,最早可溯源于唐朝的“帖括”。所谓“帖括”,就是赅括地默写某一种经书的注解。唐代虽以诗、赋取士,但并未完全废除读“经”。
宋代自王安石秉政,以“经义”试士,学子任治一经,考试时发挥“经义”为文字,这不同于唐代专重记忆注疏原文,考试概括来书写答案的“帖经”,而是发挥对经文意义的理解来写文,因而名为“经义”。
元代考试,用“经义”“经疑”为题述文,出题范围,限制在《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四种书中。这就是最早的八股文雏形了。
明代朱元璋洪武三年,诏定科举法,应试文仿宋“经义”,其后此种文字讲求格律,八股文的格律形式就形成了。顾炎武《日知录》中说道:
“经义之文,流俗谓之八股,盖始于明宪宗成化年间,如《乐天下者保天下》文,起讲先提三句,即讲‘乐天’四股,中间过接四句,复讲‘保天下’四股,复收四句,再作大结。如《责难于君谓之恭》文,起讲先提三句,即讲‘责难于君’四股,中间过接二句,复讲‘谓之恭’四股,复收二句,再作大结。每四股之中,一反一正,一虚一实,一浅一深。若题本两对,文亦两大对,是为两扇立格,则每扇之中,各有四般,其次第之法,亦复如之。故人相传谓之八股。长题则不拘此,亦有联属二句四句为对,排比十数对成篇,而不止于八股者。”
“桐城方苞说:制艺(即八股文)之兴七百余年,所以久而不废者,盖以诸经之精蕴,汇涵于四子之书,俾学童而习之,日以义理浸灌其心,庶几学识可以渐开而心术归于正也。这话原是没错,毕竟国朝以儒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