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部分(第1/4 页)
章引导人们提出了更加广泛地民主要求,使邓公极为关注。与此同时,国内可以说妖气横行,各种反对**地言论甚嚣尘上,甚至有人公然在大街上对毛太祖的画像上画上监狱地栅栏,以示对**领导人的侮辱跟不屑。那时候的许多极端知识分子,似乎走上了一个怪圈,那就是似乎不蔑视谩骂一下**,就不能体现自己的与众不同,就不能体现自己的民主斗士风格。他们似乎在幻想着,中国提前走向西方民主,然后民主了,一切的所谓生活地位也好,生活品质也罢,就都能得到一个很大的提高,然后世界也就大同了,西方世界不会敌视中国了,战争不会有了,国家也就跟着富强了。
这无疑相当可笑,而当时的许多知识分子,还真就是这样想,并这样做的,不得不让唐欢在后来深深的怀疑,那些人是不是真的脑子进水了,或者是真的别有用心。
就在唐欢来北京对中关村进行投资计划的时候,北京正是处在这样一个思想动荡的局面中,而如果不出意外,那么唐欢记得,好像在1986年底,具体哪个月他忘了,反正不是十一月就是十二月,这里就将会爆发一场学生的大规模示威游行,口号是要求得到更大的民主,督促邓公下台,支持胡书记深化改革。
不过,就是这次学潮,给邓公提供了一个要求胡书记提前在1987年1月下台的借口,也就是在那之后,胡书记走下了一把手的领导岗位,只保留了部分领导职务,但已经无法对主要大政方针做出指示了。不过胡虽然不是党的十三大政治局常委了,但他仍然是中央整党指导委员会主任,一直到他198年4月去世。
胡离职之后,赵总理立即就被任命为党的代理总书记,万某则成为代总理,这是八十年代以来邓公第三次开展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政治运动。
“好了,我们该回去了。”唐欢拍了拍屁股,从地上站起来,然后又拉起了林美玉。
“这么早?”起来后的林美玉问。
“不早了。”唐欢看了看越来越阴沉的天空,“恐怕就要下雨了,而这场雨,貌似还不会小,肯定是暴雨,所以我们还是及早避一避吧。”
“嗯……”林美玉看了看天空,也跟着点了点头。
“对了,你知道么。”唐欢忽然道,“我以前啊,最喜欢下大雨,然后也最喜欢趴在窗户边,看着外面下大雨的景色,呵呵,在安全的地方静静观察暴雨的景色,其实也是很不错的事情,你觉得呢?”
“这个……”林美玉玩味的一笑,“你是在另有所指?”
“有么?”唐欢跟着眨了眨眼。
“你说呢?”
“呵呵。”唐欢笑了笑,不承认,也不否认,而是拉起了林美玉的手,“走吧,暴雨就要来了,我们还是找个安全的地方静静看戏吧。风雨过后,有些东西就该明朗化了。”
第二六七章 好人未必能成事
从中关村实地考察离开后,唐欢终于还是跟胡赵分别见了面,不过就只是单纯的就经济合作开发问题交换了一些看法,对什么反腐倡廉什么的说法,一概不提,与唐欢在遇见邓公时候的有点掏心掏肺的态度完全不同。
当然了,以唐欢目前的财力跟地位,他目前也的确只适合一个一心以赚钱为主,还有点爱国心的商人的形象,再加上唐欢确实有钱,还具有一定举足轻重的地位,所以无论邓还是胡赵,都对唐欢在内地的投资大开绿灯,几乎是有求必应。同时里面还有最重要的一个合作案,那就是跟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国外局的全面合作,并且承诺可以让唐欢的银行开到中国内地,享受与中国内地银行一样的待遇。
在邓公那里,唐欢得到了一些关于工业跟商业方面的投资项目,而在胡赵这里,唐欢则又得到了一些具体政策方面的保证,特别是自己私有银行进入内地的保护措施,以及目前正在实施的一个具体项目,开发高科技经济开发区,中关村。
在那次接触中,唐欢发现,胡赵两人虽然没有邓公那种和蔼中带着看不透的敬畏,但却十分的平易近人,对老百姓的民生十分的关注,对于唐欢来内地投资的事情,也是大大的赞扬,但似乎情报系统不如邓公,因此对唐欢的真实背景似乎总是有点摸不透,当然也就是这一点上,让唐欢更加确定了坚决不能跟胡赵走近。
开玩笑,都一国高层领导人了,居然还不知道唐欢的真实背景,只能说在情报方面,他们比邓公差的不是一点半点,而这种情报的不对称,也注定了他们的失败。
所以,那次会面中。唐欢毫不犹疑的就把银行进入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