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太空探测(第1/2 页)
大难平日上班挖矿,休息时就观看打怪兽,现场或直播皆不放过。
日子便这样,一天天地流逝,直至那日公司找他谈话。
大难身为能源采集队的队长,这官职说大不大,说小不小,毕竟他所管理的队伍多达六千余人。
行星能源公司总计有十个采集队伍,其中两个队在火星,木星则有四个队,天王星和海王星各有两队。
当然,气态行星的采集工作与岩石行星的工作方式大不相同。
气态采集是利用星舰上的吸能器,直接汲取气态能源,随后进行压缩打包,再带回地球。
此时的盘古国配备了十个队伍,其他小国派人,跟随大国的队伍干活即可。
整个能源采集系统的造价,小国通常难以承受。
一般而言,高层会议大难是没资格参加的,只有涉及到生产会议,才会有他的份。
此次领导留他,给出了一个结果,那便是前往外太空探测。
经世界政府开会研究决定,筛选一部分有太空工作经验的人员前往,他很荣幸被选中。
全球一万人一组,共分四组,乘坐星舰去搜集任何与石岩兽相关的信息。
由于要改装货运飞船,所以有一段空闲期。
这段时间大难处于停职待命状态,每天依旧日常娱乐,期间体检了一次,身体正常。
到了登舰的日子,所有符合要求的人员被集合统一发射。
由于七大洲只剩了四大洲有人居住,毕竟从巅峰期的 90 亿人骤降至 4 亿,许多生存条件相对较差的洲被舍弃。
所以此次亚洲区选拔了六千人,这些人得分三次发射。一个炮弹舱一次可容纳 2000 人,流程与日常相同。
此次参与探测的飞船有所不同,外观与日常使用的飞船相近。区别在于此飞船上有着密密麻麻的圆形盖子。
登舰后才知晓此次勘测任务的人员又增加了不少。
如今是十六艘飞船,每艘五千人,区域就在太阳星系泡内的指定范围,大难这组负责以北极为上的黄道以东。
坐标为 hd90--hd270 区域,从出发开始按指定点位探测,直至小行星带为止。
只有真正参与其中,有些疑问才能迎刃而解。那些密密麻麻的盖子便是勘探人员的出舱口。
由于机械臂的改造成本过高,再加上机械臂不具备离舱远测的能力。
此次采用了最为原始的探测方式,那就是将这些人当作“风筝”放出。
大难他们手持类似于网球拍似的探测器。探测器整体就是一根棍,按下开关其前端会展开。
由于宇航服早已实现轻量化,本时期的宇航服除了头部,其他部位就和紧身衣的厚薄差不多。
头部因呼吸需要,所以仍是个玻璃罩子。拉他们的绳子,同时也是氧气输送的管道。
穿好衣服,配好微型方向控制器后,在广播 0 计时播音落下之时。嗖的一声,首批 2500 人便出舱了,大难也在其中。
此时飞船速度不快,离地球也不远,从大难的角度看去,此刻的地球有盘子那般大,宛如一个灰蓝色的玻璃球,飘浮在虚空之中。
太阳经过太空眼镜的过滤,就像一个烧红的铁球。大难不禁感慨宇宙的浩瀚无垠,与宇宙相比,人类是何等的渺小。
采集的工作步骤,便是通过方向器调整好方向,打开采集器即可。
距离远近无需操心,由随舰科学家设定,收缩绳子来控制远近。
第一波采集结束后,人员收回,飞船全力加速,抵达下一个指定位置,换一批人员出舱采集。
采集的结果就看收集器上是否吸附到与石岩兽相关的尘埃物质。
大难只知道石岩兽的石质构成和太阳系内的岩石有一定区别,更详细的资料只有科学家们清楚。
一批采集结束,人员就冲个凉,进入自己的休息区休息,或者去活动区娱乐、锻炼都行。因为是货仓舰改造,空间颇为宽敞。
全体人员近六千人,每人都拥有大约 30 平的一室一卫。
虽说比不上家中舒适,但出来干活也就不必过于挑剔了。当然,服务型机器人是没有的,吃饭也是在大食堂吃自助餐。
食堂的大部分食材以合成食品为主,荤素搭配合理,倒也能够接受。酒水、饮料、水果也在就餐时间供应。
岗前四小时内禁止喝酒,在这个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