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第3/4 页)
头矮小、身材单薄的,年纪约摸四十五、六岁的男主人家便热情招呼道。而在小吃店里面灶头上忙碌的,则是一位身高体胖,年纪约摸三十五、六年岁的女人,餐桌间有两个年轻姑娘在帮着端面碗或收拾用餐后的碗、筷,观其穿着打扮,象是从农村出来打工的。
“有些啥子绍子,老板?”阚海问。
“有红烧牛肉、红烧肥肠、海带肉丝、炖鸡汤、辣子鸡绍、干绍、脆绍——还有蒸饺、水饺、抄手、汤圆、醪糟儿蛋……样样都美味,任你兄弟选。”
收银的男主人家如爆火豆般朗朗背诵了一通小吃的品名,然后,笑容可掬地望着阚海。
“那就——来碗红烧牛肉的!辣不辣哟,老板?”
“兄弟吃不住辣的?”
“不,我是说要辣点的!”
“保管你辣得有滋有味,红烧牛肉面——一碗!要辣一点的!”
男主人家转头朝店里放声吆喝着,那声音、言词让人听着很舒服。
二十来平方米宽的铺子里摆放了五、六张小饭桌,几乎每张都坐满了客人。阚海索性就在摆放在街边人行道上的桌子傍坐了下来,心里想:外面的空气更好些,一边呼吸着潮湿而清新的空气,一面慢慢品尝美味的牛肉辣面,真是一种难得的享受吧?! 。 想看书来
2,文庙
阚海踏着街边稀湿的人行道上的水泥方砖,穿过大半截西街,来到了云江县政府大院门口,然后再从这里往右转,就拐进了县城的另一条主街——南街。
由于昨晚刚下了一场小雨,直到今天早晨黎明时分才停下来,此刻,天堂镇的上空仍旧是灰暗而且潮湿的;街边的芙榕树那翠绿的叶子上,悬垂着一粒粒晶莹剔透的水珠;凉爽的秋风,匆匆地滑过街边行人的肩头,在小镇深灰色的新、旧建筑群间肆无忌禅一番后,“呼呼”地在大街小巷里横冲直闯……
云江一中座落在县城南街一座古代文庙的大四合院里,该大院始建于北宋真宗大中祥符年间,占地约四十多亩。规模宏大的文庙内有三进院落:一进院落包括万仞宫墙、圣域、贤关、孔门、义路、灵星门和泮池;二进院落由大成门、东庑、西庑、拜台、大成殿组成一个四合院,该院是文庙的主体建筑;第三进院落是君圣宫,在大成殿北20米。院内众多的建筑群中,要数大成门最巍峨壮观了,它是一座集歇山式、牌楼式、悬山式三种屋顶造型于一体的巨型庙宇。而大成门的北面是新建的教师宿舍楼,其东面则为建于七十年代的教学大楼。
由于是星期天,学校里除高三年级的学生外,其余低年级的学生都没有上课,因而,校院内十分寂静。
阚海信步来到大成门前,仰起头,凝望这座宠大而肃穆的古代庙宇,对古代先人们智慧的敬意由然而生;肃立大成殿内,徜徉在东西两庑间,闲坐在拜台古老的石阶上,徘徊于泮池荷花边,那远古圣贤的传经授典的盛大场面,就仿佛呈现于眼前!
特别是,当他穿过义路,伫立在大院西边那堵长约二十来米,高七、八米,顶盖绿色琉璃瓦的石砌庙墙前时,墙壁上那敕石工精、运笔遒劲,每颗均达两平方米的四颗行楷石刻字把他给深深地迷感而震撼了——
为何叫“万忍宫墙”而不是“万仞宫墙”?书者难道是位“白字”先生,以至错把“仞”字写成了“忍”?也莫非是书者乃大智若愚,而故意为之?
为何将“万忍”镌于庞然庙墙之上呢?是暨以抒怀,还是为了启示后来芸芸之众生?
不管是为什么,足见古人用心其苦唉!
多么遒劲的笔力呀!
“砰!砰!砰!”
“你找谁?”
开木门的是位年轻姑娘,她长着一张动人的瓜子脸,肤色白皙细嫩,一根玲巧的葱头鼻镶嵌其中;小鼻梁上端两翼画着一双匀称、清澈如朝露的牟子,一对蛾眉贴水面而飞;一抹红润的薄唇微微张开,露出一排乳白色的玉牙……。
是洋洋?
阚海猜想着,可又见姑娘的脸上没有一丁点儿洋洋几年前的特征。
敲错门了?
3,校友
“请问,林素英老师是不是住这里?”
阚海楞看了这姑娘好一会儿才问道。他终于没敢冒然叫这姑娘“洋洋”。
一抹淡云掠过这张洁白而陌生的脸庞,那姑娘轻轻地对阚海点点头,然后,调转头往屋里喊道:
“林老师,林老师,有人找你!”
那姑娘冷冷地把阚海留在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