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部分(第3/4 页)
和我先生都会协助他,但我们真正的秘诀只不过是协助孩子希望做好。”我对那位年轻妇女解释说。
从这位美国母亲的成功经验中可以发现,给孩子赞扬不能说些假大空的话,而要关注孩子成长中的每一个优点、每一个进步。更为重要的是,必要时父母还可以忽略一下孩子所犯的错误。要从内心里相信孩子不是在故意犯错,不要对孩子的优点视而不见,却用放大镜来看待孩子的缺点。
一般情况下,父母们常犯的错误是:当孩子做对某些事情时,父母觉得是理所应当的事情;而当孩子不小心做错了一点儿事情,父母就觉得孩子不努力,不是好孩子,因此而大发雷霆。其实,父母的首要任务是把孩子做对的事情从平凡的生活中挑出来。
当然,父母给孩子的夸奖必须是具体的,越具体越好。如果您只虚情假意地对孩子说“你真聪明”、“你真棒”,孩子听了以后会觉得很茫然,不知道自己到底好在哪里,也不知道自己怎样才能变得更好。而且,对于大一些、已经有了思考能力和判断能力的孩子来说,他们会觉得父母的话很虚伪,因而父母的话也不会起到太大的作用。
也有的父母会说:“什么是孩子做对的事情呢?我觉得我的孩子太不如人家了,哪里还有什么做对的事情呢?”
其实,所谓“做对的事情”,是相对于孩子的既定目标而言的。当孩子完成了自己设定的目标,或者和自己相比有了进步,这些都是孩子做对的事情。哪怕您的孩子上次考了20分,这次考了21分,对于孩子来说,也是个进步。您不能因为孩子考试不及格就训斥孩子,而要看到孩子已经取得了难得的一分。如果父母总是拿自己的孩子和别人的孩子相比,就很难发现孩子在哪些方面是高于别人的。因为“别人”是一个多数,您的孩子很难永远是所有人中的第一名,总会有人比您的孩子强。这时,父母就会很失落,就会觉得孩子没有优点可以夸奖。 。 想看书来
四 自信心(5)
孩子自信心的树立需要赞美,而这是父母送给孩子的最好礼物。
赞扬孩子,您可以参考那位美国母亲在她的###中给大家提供的“一分钟赞美法”:
1.事先告诉孩子,当他有好的表现时,父母会赞美他;
2.每天都挑出孩子一天里做对的事情;
3.具体告诉孩子做对了什么事情;
4.告诉孩子父母对他做对的事情有多么高兴;
5.静默几分钟,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愉快心情;
6.做符合自己内心感受的事情,或者告诉孩子您爱他,或者拥抱孩子,也可以两种都做;
7.请孩子也这样做,当孩子发现父母有做对的事情时,也要赞扬父母;
8.父母也可以使用一些无声的夸奖,如用笑容、眼神、表情、动作等身体语言对孩子的良好行为做出反应,这也是赞扬的一种好方法。
清代学者颜元说:“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数过不改也徒伤情,奖长易劝也且全恩。”父母们,不妨从现在开始换一种眼光、换一种思维看孩子,也许您会觉得您的孩子的确是很值得夸奖的好孩子。
这里要作一个重要的补充,我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并非说不能批评孩子的错误;恰恰相反,我认为运用批评乃至惩罚的方法教育孩子是不可缺少的。但是,这是一个危险的选择,必须用科学的原则做指导。这些原则是:第一,对孩子所犯错误的全部事实及因果关系一清二楚;第二,对孩子给予极大的尊重,使其从内心里产生出足以承受批评乃至惩罚的力量;第三,耐心听取孩子充分的申辩;第四,批评或惩罚实施的结果,应当是孩子明确前进目标并且充满信心。以上四项原则的核心在于,批评或惩罚的前提是尊重,甚至是爱的特别表达。教育不是改造,而是唤醒,唤醒孩子心中沉睡的巨人,靠自身的力量解放自己。
(三)不怕失败,愈挫愈奋
一个自信的人不可能完全避免失败,而失败恰恰是对人自信心的挑战。一个人是否养成了毅力顽强的习惯,关键是看他如何面对失败与挫折。
王蕤,美国国务院特聘翻译,美中友协北卡州地区主席,美国、英国、德国几家著名出版集团的签约作家,22岁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出版过小说《寻找的欢歌》、《从北京到加州》、《哈佛情人》、《俗不可耐》和英文小说《LILI》。
我在1987年写的《青春社会场》一书中写过对她的印象。当时她15岁,在北京读初三。请看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