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 富人思维的道路(第1/2 页)
“罗伊,妈妈支持你拿钱去做生意,去闯出属于你的伟大世界,因为你从小就有这个才能,就是为此而生。但是放任爱丽丝这样任性的捐款,怕是要不了多久,我们就会捉襟见肘,食不果腹了,你还拿什么去实现你的梦想呢?”范晓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赞美加恐吓的为罗伊洗脑。
罗伊沉默了一会,本不想跟他母亲纠结这个问题,一个东方思维的人很难理解西方盛行的捐款风俗的本质,不过毕竟作为家人,想了想还是告诫自己多分耐心,“妈,长话短说,你的意思是?”
范晓走到他身后,为罗伊捏着肩,缓声道:“你可以每次少捐一些啊,比如把500万分成100份,或是分成500份,这样即使你天天捐款,我们也能承受的了。更何况相比普通人,我们的为社会做出的价值已经比他们多太多了。”
她见罗伊沉默不语,继续劝道:“我看那爱丽丝确实不像话,一点也不把我们的钱当自己的钱看待,她除了人长的周正一些,没有一点好处,不如趁这个机会直接把她开除了,以后类似这种慈善晚宴、慈善拍卖,我代替你去参加,如何?”
把500万拆分了,带着1万美金去参加慈善拍卖吗?如果是普通人自然没有问题,但是别人知道你的代表我去的,那吝啬、守财奴的标签肯定逃不掉了,那还不如推脱不去呢。
罗伊真不知道该从何说起,被范晓狭隘的世界观给冲击的内心有点崩溃。
“妈咪,请认真回答我,你是想做钱多的花不完的富人呢,还是想做低收入家庭的人?”
范晓捶打了着罗伊的后背,咯咯笑道:“这还用说吗?当然要做有钱人呀。妈妈正是因为怕你吃亏,最终沦为……”
“——停!”罗伊打断道:“我真的很忙,时间有限,别带节奏。我再问你,你知道富人捐款和穷人捐款的目的有什么不同吗?”
看着罗伊严肃的样子,范晓不得不认真起来,她仔细想了想,猜道:“富人捐款为了名声?穷人捐款因为有同情心?”
罗伊不置可否,对范晓说了一个实验的研究结果。
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和美国芝加哥大学的三个研究者,做了一个研究——怎么说服富人捐款。
在这个研究之前,很多研究都说明,富人是比较自私的。如果你有个爱心项目需要募捐,你最好找收入不是特别高的人。
事实是,不但富人不愿意为了爱心捐款,连富人家的小孩都比别的小孩更不愿意捐款。
2015年有人在幼儿园里做了一个研究,研究者给孩子们组织了一个活动,小孩做了些事情,挣到一些代金券,这些代金券可以用于购买非常好的礼物。
研究者告诉孩子们,另外还有一个孩子,生病了,在医院躺着,不能参加这个活动。你们愿不愿意把你们赚到的代金券分给生病的小朋友一点呢?
结果,家庭富裕的小孩子捐出来的代金券反而更少。
答案正应了那句老话:慈不主兵,义不主财。
回归到最初的那个研究:如果你想让富人掏钱捐款,这个广告词应该怎么写呢?
研究者做了几个实验,结果非常相似。其中一个实验是跟一个救助孩子的慈善机构合作,在他们的捐赠网站上搞测试。
他们测试了两个广告词——1、“让我们一起来救一个孩子”,2、“你救命者”。
结果是,对于那些年收入9万美元以上的高收入者来说,第二个广告的效果大大好于第一个广告词。
罗伊总结道:“一般我们认为捐款活动,都是众人合力去做一件好事,为的是一个共同的目标。可是你要想说服高收入者捐款,说‘共同的目标’他根本不感兴趣。你得强调这个捐款行为是他的一个个人成就。换句话说,高收入者救孩子不是为了那个孩子,而是为了给自己增加一项‘曾经救过人’的成就。”
范晓震惊的合不拢嘴:“富人大方的捐款原来不是为了爱心,而是为了自己?!”接着她又摇头道:“这样做不对,这是不对的!”
罗伊无奈的一笑,不得不又举一个例子。
另一个实验是在美国一所非常著名的商学院进行的,募捐的对象是商学院的校友,测试的广告词也是两句:1、“向前一步,开始你的个人行动”,2、“让我们支持一个共同的目标”。
罗伊道:“可想而知,第一个广告词大获全胜,平均每个人捐款比第二个广告词多了150美元。”
范晓眉头微蹙,一点也接受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