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部分(第3/4 页)
稳定政局之时,大清国也正处在内忧外患的局面。善泳者溺于水,善算者死于谋……皇阿玛这一辈子,殚精竭虑,费尽思量,欲善始善终,却终不得其意。
九龙夺嫡之乱使中原朝廷元气大伤,再也经不起波折。新帝为防战事再起,把她这个蒙古太后大清公主接回大清恩养,实则是为了迁制阿密达让他不敢妄动。
后来她不愿住在冷冰冰的宫殿里,求了恩典,新帝便在这敛翠山建了所别院,再无所谓牢笼枷锁,她自认她为人妻、为人母、为人女、为人臣的责任都已经尽完,这种流水般平静淡泊的日子也能悠闲喜乐,在这儿一住便是三十年。
89
没想到,她还能有回来的一天。
前厅的办事员领他们去租住的小院,如萍跟其他几人一样,一路上装作好奇地四处看看。这座宅院虽经过多次改筑;还依稀能见其旧时的格局。屋顶上的绿琉璃瓦没有当年的翠色,而是沉淀成一种浓墨的深色来。
当年大兴土木建的这座宅子时,新帝到是难得大方了一次。按清制,公主与郡王的府邸同级。她一个和硕公主,建宅的规格是按照亲王制建的。
抄手游廊,垂花门,什锦灯窗,竹木花卉,平湖画舫这些古时平常的东西,看得一行几个同学一惊一乍的。也难怪,上海是新兴城市,底韵不及北京。花园洋房的西式风格,多是用冰冷的水泥堆砌起来的现代建筑。
所以这帮孩子对什么都新奇。刚到北京时,他们见到牌楼、门墩、石狮子,山墙、影背、过街楼,每样都要惊奇一番。
几个人都先回自己的屋子放行李,如萍和小青阳一个屋。这次威廉没有来,他在北平的领事馆似乎遇到了旧友,这几天拜访朋友去了。
安置的院落如萍还有些印象,属于西边是休闲区中的一进。因为她曾深简出的关系,跟朝中没有什么政治牵扯。皇家的那些小萝卜头们,像是找到了撒欢的地方,时不时地过来玩。
她对大人们一向都淡淡的,面对有着柔软笑容的小孩子们,却常常硬不起心肠赶人。所以京城的上层都知道,西郊有了一个类似皇家托儿所的地方,是孩子们的乐园,这个院子就是他们常玩的一处。
那些后世鼎鼎有名的大人物们,他们有的人曾爬树寻鸟蛋,而下不来在树上哭鼻子;有的为找个蛐蛐而刨了她心爱的整片芍药花圃;有的好心帮姑姑喂锦鲤,却把装鱼食的袋子掉进水里,撑死大半池的鱼……
如萍望着院中的那棵老槐树,已经没有当年小豆丁们比高高留下的刻痕,虽然它更加枝繁叶茂了。那些最寂寞得发荒的日子,若是没有那些孩童们的喧闹,她怕是早就空白得发疯了吧。她轻轻地叹息,如今已物是人非。大浪淘沙下,当年的人都成了历史,那为什么她还在?还孤孤单单地活着。
小青阳拉拉姑姑的裤腿,他不喜欢她的表情,小孩儿歪着脑袋想了想,把口袋里那当宝贝藏着的漂亮糖果递到她眼前:“姑姑不哭,我的糖果送给你。”
如萍拉着他的手紧了紧,干脆把这个柔软的小身体抱起来,下巴放在孩子嫩嫩的小肩膀上,静静地闭了会儿眼,再睁开时,眼眸里已经平静了很多,她点点小孩的小鼻子:“阳阳想不想吃桃子?又大又甜喔。”
小家伙眨巴眨巴桃花眼,搂住她的脖子,响亮亮地答了一声:“想!”,过了一小会儿,还在如萍的脸蛋上补上一个嫩嫩的吻,姑姑每天晚上也要亲亲他的额头。
如萍被亲得热血沸腾,抱着小家伙不撒手,直接出了院门。她刚才在四处打量时,看到隔壁园子里有桃子树,以她对地形的了解,去偷摘几个桃子应该不会被抓住的吧。
一大一小,蹑手蹑脚地走进以前叫春藤苑现在没名字的地方,大门是开着的。桃子看上去又大又水嫩,结了满树。院里除了偶尔的蝉鸣,一直静悄悄的,看起来不像有人住。
对着那压弯了枝头的桃子流了会儿口水后,如萍踮起脚,伸直了手指摘到了几个又大又红的,在小青阳掀起的衣襟也装不下后,她终于停了手。
如萍赶紧接过快压弯小家伙的那些桃子,只给他拿着一个,拍平小孩的小衣服,虽然暑气很重,但小肚皮总露在外面还是不好,小孩子的身子可金贵着呢。
如萍把其他通通抱在手里,水蜜桃有很大水份,又有叶子挡着没照到阳光,贴在胳膊上凉凉的,不过上面的毛刺也蹭在如萍柔嫩的皮肤上,有点痒。在有人发现之前,她又快快地带着小家伙和战利品一起溜了。
院内一面爬满了植物的窗子内,一个轮廓深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