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部分(第1/4 页)
着寂静者。小寂静者如海莲般迅速地成长。他从小就有忆知宿世的神通。
(师言:具宿命通有两种:一种是业感忆知宿世,如地狱众生、鬼神及人
中间都有这类众生;二是通过自己修持后得之宿命通。在我们中间,俱生
宿命通与后得宿命通的都有。)因此,他悉知自己往昔因散乱的过患而多
生轮回,遭受极大痛苦。一看到散乱的环境、一想到散乱的过患,他就一
刹那也不愿意在散乱的环境中呆,更不愿与那些世俗人相处,只愿去寂静
的地方。所以,他经常远离散乱,独自去寂静的地方修行(Padipata)。此
时,阿那律尊者见调化寂静者的机缘成熟了,便又去施主家说:“大施主,
你的孩子在娘胎里已经答应给我了,现在,我准备接他。”施主很高兴,
就把孩子叫到尊者前,交咐道:“孩子,在你未出生之前,父亲已把你给
了尊者当侍者,你这就随尊者去,好好地承侍尊者。”寂静者高兴地应承
下来,对父亲说:“多谢父亲如此的安排,我非常乐意随从尊者。”这样,
阿那律尊者就把他带回经堂,给他剃度授戒传法,他自己精进修持,灭尽
了三界轮回的烦恼,获证了罗汉果位。在他的境界中:黄金和牛粪等同,
手掌和虚空无别,诸天赞叹他的功德。证罗汉果后,他仍然喜欢到寂静的
森林里生活,不愿与任何人接触。
后来,诸比丘请问:“世尊,这位寂静者以何因缘生在富裕之家,对
如来生欢喜心,然后出家获证阿罗汉果?又以何因缘,他远离一切散乱,
僻好寂静处?祈请为吾等宣说。”
世尊告诸比丘:“他俱生能忆宿世,悉知散乱,的过患,故愿住于寂
静处。更主要的是:在贤劫人寿两万岁时,人天导师、如来、正等觉迦叶
佛出世,在佛教法下僧团中有一比丘执事员,他的生活非常散乱(译者:
象现在大城市名山大寺的某些出家人,自己没定力,又喜欢愦闹处,要么
应酬琐事,要么‘闭关’睡大觉,既不闻思,更静不下来修行,虚耗信施,
徒增罪业。上师说过,真正闭关修行,一生中是有验相和印证的,这很殊
胜。但末法时代,修行的人很少,讲经的人更少,有些是讲而不修或修而
不讲。如果不讲只修,后学们将不懂该怎样行持,如无目的行人;如果不
修只讲,一旦无常到来,对自己的了脱生死没太大的把握。所以,有些所
谓的修行人,如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还是很可怕的!希望散乱懈怠
的修行人,珍惜这短暂的人生,精进行持佛法。)犯了净戒,对僧众的财
产、修塔的功德款、十方僧众的财产,不但自己随意享用,还随便送人。
以此果报,他于五百世中转生饿鬼。一想到这些痛苦,就很想去寂静处护
持自己的根门。在临死时,他又发愿将来在我的教法下获证罗汉果位。故
此,今生转生富裕之家,并在我的教法下出家,获证罗汉果位。”
(54)一只大象
—对佛欢喜 得以升天
一时,佛在舍卫城,率僧众安居毕,从舍卫城前往王舍城(两城距
离按经纬度计算大约为五百五十五公里)。时有一群大象,因惧狮子之侵
害就跑到山上。其中的象王遥见了世尊及其眷属,顿时生起了极大的欢喜
心,马上跑到世尊前恭敬顶礼,然后用鼻子卷起“涅卓达”大树,撑在世
尊的顶上。当时日光很强,它就象给世尊撑伞一样,送了很远的一程,才
恭敬礼别。在返回的路上,不幸遇上狮子而身亡,死后它立即转生天界。
天人的规矩是升天后马上作三种观察:观察自己从何而来,以何因缘而来,
将去何方。它观察到自己是从傍生道而来,以对佛陀生欢喜心的因缘而来。
他觉得应该在未过夜之前去礼谢世尊,便身著天人的各种装饰,手持青莲、
白莲、曼陀罗花等来到世尊的圣居—祗陀园。整个祗陀园一片光芒,他对
世尊恭敬、供养、顶礼、祈求传法,世尊观察他的根界意乐,为他传了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