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部分(第3/4 页)
两个孤儿,流落
于迦毗罗卫城的街头,无依无靠。无家可归时,从舍卫城来了一位施主,
看见沿街乞讨的两个孤儿,便认出了是自己朋友的孩子,前去询问他俩:
“孩子,你们的父母哪儿去了?”“我们的父母都被增长王杀害了,留下
我们两兄弟无家可归,流浪于街头。”“你们既然已无人抚养,那就去找你
们的舅舅阿难尊者,他在舍卫城,对亲戚特别关心,你们如果去找他,肯
定会得到照顾。”两个孩子说:“舅舅远在舍卫城,我们路途又不熟,不知
道怎样去找舅舅。”施主安慰道:“不要急,等我在此办完事,可以带你们
去。”这两个孤儿耐心地等待。施主事情办妥后,就把他俩带到舍卫城,
告诉他们:“你们的舅舅就在此苦行(Tapo Kamma),你们自己去找,我要
回去了。”施主嘱咐毕,独自回去了。这两个孤儿四处访寻,终于找到了
自己的舅舅阿难尊者。尊者知道他们是来自迦毗罗卫城的外甥,便问:“你
们的父母哪里去了?”他俩说:“舅舅,我们的父母都被人杀了,留下了
我们两个,无处可依,四处流浪。后来,听说了舅舅您在舍卫城,故特意
来投靠您的。”阿难尊者听毕,心里很忧愁。诸比丘见阿难尊者如此,便
询问道:“尊者为何心里如此沉重?”尊者说:“这两个孤儿是我妹妹的孩
子,无依无靠,特来投靠于我,但我是一个苦行僧,自己无资生之源,三
宝的财物他们又不能享用,不抚养又不行,若抚养,对我来说又很困难,
真不知该怎么办?”诸比丘劝阿难尊者说:“尊者,还是好好地照顾他们
吧。世尊曾讲过,如果对僧众做利益事,可以对其布施,因果上也没有什
么不应理的。这样,可以让这两个孩子常为僧众洗钵、洗水果、供花等,
做一些这样的事是可以开许的。”如此,阿难尊者便摄受了这两个可怜的
孤儿。(师言:象一般的小孩子或居士,若经常为僧众做事,僧众的财物同
样可以享用。所以,本院每次供斋开许居士们享用,在此有教证的依据。
以后供斋时,希望居士们尽量去挑水、扫地等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在因
果方面会比较如法。) 平时,比丘把剩下的一些饭菜布施给这两个孤儿,
但不足以充饥。后来,阿难尊者就把自己化缘所得之一钵饭食分一半给他
们食用,自己仅食用半钵。日子久了,尊者的法体日趋衰弱。世尊得知后
问余比丘其中缘故,诸比丘便如实对世尊陈白了事情的原委。世尊就问阿
难:“你收养的两个孤儿是否要出家?”阿难白佛言:“世尊,这两个孤儿
是要出家的。”世尊说:“阿难,这两个孩子若出家的话,可以享用僧众的
财产,没出家前,为僧众做些供花果等事,也可以享用僧众的财产。”世
尊这样开许后,他俩的生活得到了改善。又过了一段时间,世尊问阿难:
“你那两个外甥为什么还不出家?”阿难说:“世尊,因您早已规定:不满
十五岁则不能出家,这两个孩子现在不满十五,一直在等,所以,还没能
出家。”世尊又问:“这两个孩子能否在僧众晒粮时驱赶乌鸦?如果能做驱
乌之事则可出家。”“驱乌之事足以能做。”“若能驱乌,则七岁可出家。”
世尊如此开许了,他俩都出了家,生活也很好,但很懒惰。白天乐于嬉戏,
晚上长时睡眠,根本不闻思修行。目犍连看到这两个孩子放逸睡眠度日,
便对阿难说:“让两个孩子这样地虚度很不好,应该严加管教!”阿难说:
“我确实太慈悲了,这两个孩子一点也不听话,不闻思修,我也没办法,
不如交给您来管教好不好?”目犍连尊者爽快地应承管教这两个孩子。这
两个孩子很害怕,心想:这个比丘肯定很厉害,以后肯定会很严厉地管教
我们的。但又不敢违背舅舅的言教,只好在目犍连尊者座下学习。目犍连
尊者开始还是比较严厉,可渐渐地也是很慈悲,不能严厉管教了。阿难尊
者就问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