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部分(第1/4 页)
幸亏这几天秋高气爽,一点下雨的征兆都没有,当真是天公作美。
“大人,按照你的要求,坡顶几处围堰里面的水位已经达标了。
整体计划是怎样的,不过他是个很好的执行者,在他的督促之下,刘涚要求的围堰已经完工。
“青源啊,来,坐下休息休息!”
等柴青源依命坐下之后,刘涚才道:“明日一战,咱们恐怕是要先易后难了,吴阶给我们的一 百人,我?�笏�嵌荚诹奖吒咛ㄖ�希�宰冀鸨�偶�纯桑�勖堑奈迨�耍�绞焙蚓鸵�频较路?去,可千万要小心,我现在还不清楚折合的人马走到哪里了,如果发现情形不对,你和安邦可要 当机立断,带我们的人离开,万万不可夹在两队金军之间,切记切记!”
感受着刘涚言语之间的关切,柴青源重重的点下头道:“请大人放心,属下定当依令行事。
刘涚点点头,又跟柴青源说了一些战术中需要注意的事项,直到柴青源忍不住再度开口,询 问刘涚究竟用什么方法将两千金骑遏制在坡道之上时,刘涚才终于站起身来。
因为两人身处的位置就是坡道旁边的高台之上,为了便于指挥,刘涚所选的这个地方算是附 近的制高点,哪怕今夜月色不算明朗,但两人依稀还是能够看清周围的轮廓。
指着那长长的坡道,刘涚道:“水往低处流,明日金兵不来则罢,只要他们来了,我就要让这 秦岭的山泉,变得像血一样的红!”
清泉甘冽,却将染血。
“是时候了,金人欠下的血债,总是要用血来还的!”
第199章 浪里白条,泥中亮刀(上)
第199章 浪里白条,泥中亮刀(上)
第199章 浪里白条,泥中亮刀(上)
日头才上三竿,在乌鲁的吆喝之下,金兵们收拾自家毛毡,打包捆于马鞍之后,啃着干粮翻 身上马。
“今日先将那些挡道的宋军拿下作红利,回头杀入汉中城,兄弟们在好好的放松放松,出发!”
乌鲁对下属的统领方式是粗放,这跟受教育程度,以及民族特性有关。其实像金人这种擅长 骑战的民族来说,想要达到刘涚对军队纪律的那种要求,根本不可能。
惨白的太阳挂在天空,接连几日都是这样。对于乌鲁来说,这样的天气其实不错,不热,也 不冷,而且也没有下雨。
对于生活在北方干燥区域的金人来说,最不能接受的就是湿热的气候,加上医疗手段的落 后,出征时一旦生病,往往就意味着死亡。死几个士兵乌鲁是不会放在心上的,他唯一担心是发 生疫病,那可是会造成批量死亡的恐怖疾病,及其难以收拾。
此次出征,乌鲁感觉好像是老天爷都在眷顾着自己一般,不冷不热,百病不发,队伍的战斗 力也得以完整的保存,只要将前方那支胆敢以区区数百人挡道的宋军绞杀,激发出军队的血性之 后,乌鲁觉得拿下和尚原根本不是问题,他甚至开始在幻想,幻想当没立率军赶到和尚原的时 候,却发现已经被他攻占,会是怎样一副表情!
“前方发现宋军旗帜!”
斥候发回来信号,乌鲁一听,整个人瞬间就兴奋起来,他打马前冲,对于前方那条长长的泥 土坡道视而不见,两眼只是定定的望着坡道尽头依稀可见的旌旗。
从旌旗的数量来判断,乌鲁觉得斥候打探的数量应该没错,区区数百人而已,唯一让乌鲁有 些担心的,就是这条坡道两侧的那些高台,会不会有什么埋伏?
“宋人狡诈,必定不会放过两侧高台,派斥候去探一探!”
乌鲁沉吟片刻之后下令,随后就有十几骑金兵打马而出,朝着坡道猛冲而上。
原本乌鲁觉得,若是宋军在高台两侧藏有伏兵,这十几骑目的明显的骑兵,应该难以引发宋 军的进攻,弄不好可以直接冲上山坡,说不定还能侦查到宋军的真实情况。
然而让乌鲁意外的是,那些骑兵才跑到坡道一半之处,两侧高台上就突然冒出人影来,紧跟 着战鼓声乍起,弓弦响动,一根根弩矢从两侧高台射下,不出数息时间,毫无防备的十几骑被被 射成刺猬,倒伏于马下!
“真有埋伏!”
乌鲁并未因为这些手下的死亡而震惊,相反,他皱其眉头,是因为对宋军将领的沉不住气而 感到疑惑。
正当此时,坡道顶端一阵啰响,随即就有一员年轻将领,带着几个随从出现。
“乌鲁,本将早知你要来,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