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第3/4 页)
性的男人,紫鹃的一句玩笑,就让他死去了大半,离开了黛玉,他该怎么活下去啊?
34、我实在不敢去想了,我还是就此打住吧……
两条旧帕,一对痴人
话说宝玉挨了父亲的一顿毒打,闹得合府上下不得安宁,宝钗为此红了眼圈,袭人更是满心委屈。黛玉趁无人之时,偷偷前来看他,“只见(黛玉)两个眼睛肿的桃儿一般,满面泪光”。当晚宝玉“因心下记挂着黛玉”,即遣晴雯送了两条家常旧手帕给黛玉,晴雯不解何意,黛玉一见,却不觉神魂驰荡起来。其实何止晴雯不解,许多读者也都和晴雯一样,对宝玉此举不甚了了。我倒觉得宝玉此举的用意十分明显,且听我娓娓道来:
想宝玉送帕的直接原因是日间黛玉来时哭肿了眼睛,黛玉之所以哭是因为宝玉挨了打,她心疼他的身子。宝玉送帕便是为黛玉拭泪,更是劝其止泪,他更心疼她的身子。却原来两个人都是为了对方,两颗心原是一颗心也!而宝玉送帕,不送新,偏送旧,不送一,偏送二,更是大有深意之举。原来旧帕者,“就怕”也。就怕你总不放心,哭坏了身子!两条者,一对儿也。暗指宝玉的内心是希望他们两人能够成双成对,永结同心的。黛玉冰雪聪明,自然一见便体会到了宝玉的用心,也因此“一时五内沸然炙起”,便情不自禁地在那两条旧帕上提了三首情诗,“还要再往下写时,觉得浑身火热,面上作烧,走至镜台揭起锦袱一照,只见腮上通红,自羡压倒桃花,却不知病由此萌。”此段话中之病字,也是一语双关之意,既为身病,更为心病!而“腮上通红,压倒桃花”等语,便可做心病相思之暗语。
除此之外,宝玉遣晴雯送帕时,还有两幕小小的细节不容忽视,一为宝玉“因心下记挂着黛玉,满心里要打发人去,只是怕袭人,便设一法,先使袭人往宝钗那里去借书。”为何要支走袭人?可见“送帕”本身,并非是一件小事,在那个年代,私下里传送“信物”,实为“定情”之举。所以黛玉收到手帕时,才会想宝玉“私相传递与我,着实可惧。”宝玉为此支走了袭人,当为有心,并非无意。此举倒不是说宝玉知道袭人会去王夫人处告密(谁知偏偏就是她去王夫人处告密,于此一叹!),而是因为宝玉知道袭人是个老成稳重之人,对此不合礼法之行为,一定是要苦劝的,所以干脆把她支走,省得又惹出一场不必要的口角是非来;二是“晴雯拿了帕子往潇湘馆来,只见春纤正在栏杆上晾手帕子。”这一幕就更有趣了,想黛玉平时经常垂泪,手帕自然就是必备之物,肯定也比别人要多,而这次之哭,却不同凡响,一哭就哭肿了眼睛,当真是来势汹涌,那时候还没有发明面巾纸,哭得这么凶,手帕自然用得也就多。所以晴雯来时,才会看到春纤在晾手帕,一晾一送,相映成趣。读至此,不能不为作者刻画细节的入木三分所倾倒。而宝玉恰于此时,来送手帕,更可见其为黛玉之心,细致周到,呵护备至,实为用心良苦也!当真如黛玉所写:尺幅鲛绡劳解赠,叫人焉得不伤悲!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从五行角度看宝、黛、钗之间的关系(1)
《红楼梦》是一部百科全书,书中所写涉及到中国古典文化的方方面面,从医卜星相,到琴棋书画,到佛道儒法,到园林餐饮,到戏曲礼仪,到灯谜诗词,到五行八卦……可谓无所不包,无所不备。因此,后世之研究“红学”者,虽程度有深有浅,但角度个个不同。乃至有人穷尽一生,致力于此,也不能勘破个中奥妙。所以,此文亦不过是管中窥豹尔。
书中多次提到了“木石前盟”与“金玉良缘”之说,这是一条非常重要的线索。读过此书的人都会知道,林黛玉与贾宝玉是“木石前盟”;薛宝钗与贾宝玉是“金玉良缘”,由此即可推出,林黛玉为“木”;薛宝钗为“金”。从她们两个人的名字和各自的批语,也可以得出相同的结论,林黛玉的名字中,有一林字,批语为“玉带林中挂”,为“木”;薛宝钗的名字中,有一钗字,批语为“金簪雪里埋”,为“金”。而且,两个人的名字中一个带“宝”,一个带“玉”,合在一起恰恰是“宝玉”,这就注定两个人都和宝玉有着扯不断,理还乱的关系。五行之中,金克木,作者借用“木石”、“金玉”之说,正是为了暗示薛宝钗是林黛玉的命中克星。且“金”主肺,情志为悲,五声为哭,变动为咳。黛玉属“木”,然黛玉之病症皆系于“金”,而非“木”,可见,黛玉之病皆由宝钗而起,如书中所写:“宝玉和黛玉二人之亲密友爱处,亦自较别个不同,日则同行同坐,夜则同息同止,真是言和意顺,略无参商。不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