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部分(第2/4 页)
善的范围,另一方面我个人的欲望,自私却又不断的极度的膨胀着,我想要彻底脱去自己的伪善,想要释放那个邪恶的自己。
这种矛盾的挣扎的痛苦的心情始终缠绕着我,我喜欢照镜子,觉得它可以让我看清自己,我总是忍不住想要好好看看那个一直被隐藏与压抑的自己,可是,我也害怕照镜子,因为我知道我终究不想承认自己也有自私贪婪残忍的一面。
或许,生活本身就是一种矛盾,而生命就是为了将这份矛盾彻底化。
生命最初的模样是没有理智成分的,我们用一阵响亮的啼哭声宣告生命的起始,这份强烈的情感似乎注定要从生命开始的时候就来报道。然而生活却教会了我们理智,年纪越大理智也随之强化,强化了的理智压制着原始的情感,只是压抑终究会爆发,怎样处理这对亦敌亦友的矛盾成为了生活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今天,桑榆陪南宫去拿生日礼物,她意识到自己与南宫的不同。同样是单亲家庭的小孩,为什么南宫可以如此体谅他的母亲,而自己却只是一味地沉浸在埋怨与痛苦中,为什么自己不可以宽容一点,对母亲好一点。
母亲是个脆弱的女人,更重要的是她是一个不会表达自己的人。她的爱是强烈的,同样,她的恨也是强烈的。这份强烈,或许她自己并不明了,可是,作为她最亲的女儿,桑榆清楚地感受着。
婚姻对于母亲来说究竟意味着什么?桑榆总是不由自主地在心底暗暗疑惑。
母亲是一个有着两次婚姻经历的女人。
她的第一次婚姻显然是不幸的,这是毋庸置疑的事实,因为这份不幸是桑榆亲眼目睹,亲身经历过的,桑榆永远忘不了父母扭打在一起时的场面,那是一个失去了所有善良与理智任由人性的阴暗残暴肆虐的噩梦,所谓的家庭暴力并不只是简单的“暴力”两个字而已,它是极度的残忍,这份残忍与幸福一样,无法描述,它并不只是一系列事情的简单拼凑而是一种持续的状态,只有亲身经历过的人才能体会其中的滋味。
婚姻的不幸或许只能由离婚做个了断,然而离婚却不意味着痛苦的终结。至少对于母亲来说不是的,她从未真正走出那段黑暗的日子,她始终记着父亲的残忍,始终恨着他。
很多人都说爱与恨是一体两面,没有爱就没有恨,那么母亲与父亲曾经真的拥有过美好的爱情吗?桑榆很想知道。
如果有爱,那么是什么让他们变成了一对怨偶;如果没有爱,那么又是什么让他们从两个彼此陌生的人走进了婚姻的殿堂成了如此亲近的夫妻关系—母亲和父亲是自由恋爱结婚的。
桑榆不知道母亲是否还爱着父亲,只是那伤痛,她大概是永远忘不了的,或许爱情被伤害磨平了慢慢变成了恨,她的恨还没有消失,或许心底终究还是存着那最初的爱吧。
母亲的第二次婚姻,据说是为了自己,桑榆觉得无奈,觉得可笑,她的理智可以接受这个堂而皇之的理由,感情上却始终接受不了。
一个女人要多爱自己的孩子才可以为了给孩子一个家而走入一段她本不想要的婚姻?
这份母爱如此深重,让桑榆如何承受得起。
事实上,桑榆知道,母亲之所以会在单身8年以后匆匆走进第二段婚姻绝不是仅仅因为自己这么简单,当然她对自己的爱是不需要怀疑的,她为自己所做的牺牲也是不需要解释的。
当时的母亲太累了,她离了婚,她身为人母,她已经快40岁了,却还过着完全被自己的老母亲控制的生活,她再也忍受不了租房子,忍受不了每个月把所有的工资都交给母亲全无自由可言的日子,她更忍受不了自己正处在发育期的小女儿每天跟着外婆吃咸菜豆腐,被外婆挑三拣四,她要逃离这样的生活,带着她的女儿一起逃。
可是她没有能力,她没有钱,哪怕是买一间最最小的公寓,她每个月的工资只够维持最基本的日常生活,可是她一定要逃,一定要给女儿一个更正常的环境,要让她像别的小孩那样无忧无虑的读书,长大,她必须让自己和女儿过上新的生活。
无助的女人可以依靠的,对于当时的她来说只有男人,虽然在这个世界上恐怕再也找不出比她更明白“男人是最不值得信任的”的女人。
就这样,她带着女儿逃了,她满怀着无奈与希望走进了第二段婚姻。
这婚姻对她来说并不是幸福,而只是最为简答,最为*裸的物质需要,她需要一间可以遮风挡雨的屋子而不是每个月去交房租,即使这间屋子很小,即使这屋子的房产证上没有她的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