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部分(第3/4 页)
心思了……”诸葛亮摇了摇头,心想我要是想出仕,也不用等你徐庶过来了,那位洛阳之帝虽然在机缘巧合下,快要统一天下了,可他未必就是自己心中的明主啊,自己到他手下去,未必就有机会一展才华啊,就拿你徐庶来说吧,不过是那位皇帝身边的一个没有实权的谋士而已,也就只能为那个皇帝出出主意,真正的才能却是没有机会施展啊,我诸葛亮比你去的晚了,论资排辈的,也没有我施展才华的地方啊,既然是这样,我又何必去自找没趣呢。
徐庶见诸葛亮的态度很坚决,也没有再往下劝说,只是微微的摇了摇头,随着诸葛亮往那处茅庐而去,现在诸葛亮的生活其实很清贫,诸葛家族自从黄巾之乱后,家财差不多丢光了,家中所余资财不多,兄弟三人就靠着这些剩余家财生活和读书,等诸葛亮读书有成之后,家财也花的差不多没有了,本来,诸葛亮的哥哥诸葛谨已经在刘民手下当官,靠着诸葛谨的收入,诸葛家的日子也可以重新过的富裕起来,但诸葛亮却是拒绝了哥哥诸葛谨的帮助,他不想靠着哥哥的施舍来过日子,徐庶看到诸葛亮家中的清贫,不由的叹了一口气,想到自己家里,如今过着富裕的日子,自己的娘和弟弟二人得到了皇帝诸多照顾,自己真的是无以为报,这一次,说什么也得把诸葛亮给皇上拉的去,也好让皇上身边多一个大才。
诸葛亮家中的童子奉上茶水,两个人坐下来聊起分别后的情形,徐庶把自己的遭遇与诸葛亮说了,又说起洛阳的许多的新鲜事物,诸葛亮到是听的津津有味,后来说着说着,徐庶有意说起自己的皇上身边诸位大将和谋士重臣的是如何来到刘民的身边的,当诸葛亮听到徐庶说,郭嘉,贾翊,戏志才这些人都是被刘民当初抢来的,不由的大为惊讶,暗想这个洛阳的皇帝虽然很土匪了一些,但在对人才上的渴求上,却还是真心实意的,只是奇怪的是,那郭嘉,贾翊,戏志才他们都是大才之人,怎么就这样屈服于他了呢,他用这样的手段,很是有辱读书人的斯文啊,这些人,怎么就这样没有风骨,被他强逼了一下就投效于他呢?
徐庶见诸葛亮那沉吟的表情,不由的以出一声感叹:“孔明兄,你是否认为,那郭嘉,贾翊他们,是不是太没有骨气了,被威吓几下就投降了?孔明兄,你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啊,皇上乃是天纵之才,虽然将郭嘉他们抢了来,但却是用自己的真心实意来感动了他们的,皇上待他们,有如自己的兄弟一般,虽然这种行为有些游侠之气,但却是最容易感动人的,待人以诚,求贤若渴,古之孟尝君之流,也没有做到如皇上一般,试问那郭嘉,贾翊他们又怎么能不感动,孔明兄,不要怪我徐庶多嘴,孔明兄要想有一个施展才能的地方,还非得有皇上这样的明君不可,若是……唉,孔明兄,随我去洛阳吧,定不会埋没了你的才能的……”
“明君?元直兄,亮听闻你的皇上可是一个昏君啊,平时不但不处理政事,还带着身边的一众妃子们到处嬉游,好色而轻政,比起先帝灵帝来,似乎还要过份一些吧?”诸葛亮听到徐庶大赞刘民是如何的明君,不由的想起自己的听闻和所见到的一些事情。
徐庶有些惊讶的看着诸葛亮,不由的笑了起来:“孔明兄,你不会是因为听信了一些谣言,才不肯出来做事吧,孔明兄也该到洛阳那些地方去看看才好,我皇治下,可是一片安居乐业之象,这是一个昏君能做到的事情吗,国人之富,可直追汉元之时,仅用十余年的时间,就将一个民不聊生的地方治理成一个富裕繁荣的地方,这得要多大的才能才可以做到?至于皇上他不理政事,那是因为孔明兄不理解洛阳的政治结构,一般的大事情,自然有那些三公和文武百官们去处理,皇上也是人啊,怎么可能事事都去管,那还要手下文武百官做什么,做皇上的,只要决定国策就可,其他的,自然有那些专门的人才去处理,另外,孔明兄说皇上带着一众妃子嬉游,这个指责却是有些过了,皇上身边的妃子们虽然不能参与国事,却是都有自己的事情要做,哪有时间去陪着皇上他到处嬉游啊……”
徐庶把刘民所定下的宫中制度说了一些给诸葛亮听,让诸葛亮不由的张大了嘴巴,心想这个皇帝还真是与众不同啊,别的皇帝都是不允许自己的嫔妃们出宫的,可这位皇帝到好,竟然鼓励身边的嫔妃们出来做事,也不怕那些嫔妃们在外面与其他的男人勾搭上吗,诸葛亮自然不知道,刘民做为后世人,心中可没有把自己的女人当成物品看待,为了不让她们在宫中太寂寞,也为了不让她们把心思都用在宫庭之中的斗争上,刘民是鼓励她们出宫找自己的事情做的,至于说她们会不会在宫外与其他的男人勾搭上,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