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第2/4 页)
省长对话的中年男人是与县委副书记赵明亮侄儿的小姨夫的邻居有亲戚关系,但无法证明幕后指挥者是赵明亮;从消息的来源上,自来水厂的工人去截访,是通过本地的电视新闻了解到的,新闻预报了省长来县里视察的大致时间和线路。
赵明亮?马小华好象溺水者突然看到河面上飘来的一根稻草,或许这幕后推手就是他!眼前不由得浮现起早晨他和赵明亮在楼梯口相遇时赵明亮好象一副幸灾乐祸的表情。于是,压低声音,肯定地对倪安康说:“我怀疑是赵明亮。但此事仍要继续暗中排查,切记要高度保密。”
倪安康心里一惊,双腿不由得哆嗦了一下。在倪安康的心目中,赵明亮在群众的口碑中还是很不错的,办事公正;而马小华则议论不断。现在马小华矛头指向赵明亮,赵明亮的日子恐怕不好过了。
俩人正说着话,赵海淘敲门进来。赵海淘一看屋里有人,刚准备退回去。马小华转头向赵海淘喊道:“现在我没什么事,说吧。”倪安康连忙告辞离开。赵海淘将市委近期要对区县副处级以上领导干部联系帮扶贫困镇村的情况进行检查的事汇报了一下,并说通知已经发给相关领导,请他们按照文件对照着做好。
马小华点点头。
赵海淘不敢直说马小华也要去帮扶的镇村,转着弯说:“马书记,您帮扶的镇村,是否有时间去看看?”
马小华这才想起原来自己也有帮扶镇村的任务,忙问:“你们办公室给我安排了哪个镇呢?”
赵海淘见机逢迎道:“龙和镇呀。您做县长以来,就一直是龙和镇。我们办公室几次想给你换一个好点的镇,但是您可一直不同意。”
马小华拍了拍自己的脑袋,说:“差点忘了。呵呵,明天早上就去龙和镇看看,否则他们干群又说我只挂名不做事了。”
九 下乡钓“鱼”(二)
一提起龙和镇,马小华又想起了该镇镇长王小艳来。马小华对王小艳的好感其实源自工作,而非男女私情。
也就是前县委书记瘫痪的那一年,省残联来雨水县进行残疾人现状调查,二十七八岁的县残联副理事长王小艳邀请马小华作为县领导一道陪同。当调查队来到县康复中心门口时,一幅感人的画面出现了。二十几个孩子一看到王小艳,就象见到亲人一般,纷纷停止正做着的康复运动,都拥到她的身边。一个小孩牵着王小艳的左手,两个孩子抢着牵着王小艳的右手,其他小孩有抓着她的衣服的,有抢着挤到她面前的。个个小嘴里一遍又一遍地说:“阿姨好。”所有陪同领导,当然也包括马小华,都感觉到孩子对王小艳的依恋是一种发自内心的真诚。如果王小艳没有常年累月地真心关爱这些智障、体残的孩子,肯定是不会得到那些看起来冷漠、孤寂的孩子们这样高的礼遇的。
最后,省残疾人现状调查变成了王小艳的一个人忙上忙下。王小艳耐心地询问每一个小朋友康复的情况,并且根据孩子的描述不厌其烦地对照查看。临走的时候,王小艳还为残疾孩子奉献上了一段热情活泼的新疆民族舞蹈。在强烈的音乐节奏下,舞动的王小艳那高耸的乳房像两只飞着的彩蝶,一直飞进了马小华的心窝里去。
在由县委书记王强主持的最后一次县委常委会上,马小华提名王小艳任镇长,结果却被王强否决掉。马小华事后想想也怪自己没有提前沟通好。他自己也一直奇怪,为什么那天突然提名王小艳任镇长呢,难道是佛洛依德所说的性的潜意识起了作用吗?如果是的话,性的潜意识的根源就只有隐藏在他自己内心阴暗角落处的王小艳那两只翻飞的乳房了。在马小华主持全县工作的一月后,通过马小华的运作,王小艳最终成为龙和镇的镇长。
下午,赵海淘就联系好龙和镇党委办,告诉他们马小华明早到他们那里进行贫困户慰问,让他们安排好一家贫困户,做好相关接待准备,接着通知县民政局准备些扶贫大米、花生油等物品,最后通知县电视台、报社各安排一名记者随同报道。
第二天早晨,风和日丽;一辆小轿车和一辆大巴车从县城出发直奔龙和镇。小轿车上坐着马小华,大巴车里坐着赵海淘、民政局局长叶仁和两名记者,车厢后放着些慰问品。
龙和镇坐落在县域版图的最西边,离县城有60里路,其中近一半为高低不平、颠簸难行的山路,唯一一辆到县城的公交车每天只能开一个来回,早上去下午回,一来一去要大半天时间。作为全县最偏远、工作难度最大、农民生活水平最低的西部丘陵山区乡镇,全镇丘陵山区面积占全镇总面积的百分之八十以上,人均年纯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