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部分(第3/4 页)
群贼动静,一面等候县衙回文,看他如何审讯。只不解单辰方兆雄何以如此怕事,竟不出面,二罗天雄再兴均不免窃窃私议,幸喜当晚并未出事,第二天一早那钱知县又来请安,并送了一桌酒席,说明两名犯人昨日已经连夜讯过一堂,除对主使人坚不吐供而外,只承认因为大人车仗颇多,打算拦路劫掠,同伙除卞太婆一名在逃而外,其余也无羽党,并称该匪巢穴现在甘肃省境,应请由大人行文该省缉获等语,羹尧不由笑道:“既如此说,贵县辛苦了,但对这个犯人拟做若何处置咧?”
钱知县躬身道:“卑职对这样大案决对不敢延误,刻已据实申详上去,只等回文一到便将全卷人犯一同解出,如以两犯案由而论,自当立决,不过公文往返当须时日,大人赴任在即,还请先行,这一路之上在卑职境内,刻已派人沿途护送,并已商请驻防官兵,随时协助,量不至再有宵小侵犯,但我事前疏于防范致令大人受惊,还望恕罪。”
说着又叩头下去,羹尧见他居然如此,倒有点出乎意料之外,忙道:“如此有劳贵县了,不过这前途真不至再有宵小来扰吗?”
钱知县站了起来以后,又躬身道:“大人明见,从这里入川,道途险阻,这一路上委实不甚平静,不过卑职境内,因为适已略有布置,所以才敢这等说法,至于出境以后,那就鞭长莫及却不敢说咧。”
羹尧不由含笑点头端茶送客,钱知县走后,不久那回文也到,转是那郑雨亭却对魏景耀失了约,竟未前来,这魏景耀等过中午,不由心中暗恼,觑得羹尧饭罢,身侧无人,连忙乘机请安道:“奴才禀二爷,这宝鸡县钱星仲上午说的话,这其间还恐有不实不尽之处,二爷还得留神才好。”
羹尧看了他一眼道:“你怎么知道他的话有不实不尽之处,是看出什么来吗?”
魏景耀忙道:“奴才因系府中世仆,自幼便随老大人当差,此番跟二爷,更外一点不敢大意,所以从出事以后便处处留心,昨晚奴才和周再兴送那两名刺客去,不但那钱知县十分恐惧,便他手下班头也唯恐得罪两个贼人,只这一夜工夫,哪会便将口供问出,而且竟敢这样托大,敢保在他境内不再出事,这已奇怪。再说这两名刺客,在马老爷和胡师爷问的时候,明明供认奉了六王爷之命前来行刺,只因二爷说恐怕牵涉王爷在内不便,才将这个抹去,只说他们供认行刺不讳,何以一到县衙,竟说是意图拦路劫掠,连行刺的话也翻了供,这不显而易见其中有弊吗?”
说罢又请了一个安道:“奴才因为身受主子重恩,才敢放肆胡说,还请二爷明察。”
羹尧笑道:“看你不出,倒也是一个有心人,不过此事我已洞若观火,这一定是六八两王府已差有人来,着他这样应付无疑,说不定连秦岭贼首全都参与其事,亦未可知。但是这样一来也未必与我们无利,所以我才佯作不知任他闹鬼,反正我们今天不走,少时我必命人详细打听,你还有话说吗?”
魏景耀又躬身道:“二爷果真圣明不过,您既已看出,奴才便放心了,不过今天既不赶路,奴才闲着也是闲着,打算趁这半天工夫再出去访查访查,二爷看使得吗?”
羹尧把头一点道:“你能如此留心,那倒很好,不过遇事还须仔细,这其间不止官匪勾串舞弊而已,还有若干江湖人物,却非你所能应付,去只管去,一到黄昏便须回来,却不许贪功误事咧。”
魏景耀连声答应退了下去,天雄在前进听得分明也走来道:“方才这魏景耀的话委实有理,便小弟看法也是如此,不过凭他决访不出个所以然来,好在这县城以内白天不虞出事,此间原系小弟旧游之地,便两位罗老弟也颇有熟人,我也打算邀同他两位一齐出去看看,您看使得吗?”
羹尧笑道:“如得马兄和两位罗老弟出去,那又比那奴才要好得多,焉有使不得之理,只是偏劳令我不安而已。”
接着又笑道:“这里古迹甚多,又是古栈道北口,如非因为官身不便,便连小弟也要出去看看这陈仓古道,现在却不便奉陪了。”
天雄闻言便告辞出了上房,换上衣服,将二罗邀来,那罗翼罗轸原本少年好事,闻言欣然相随,天雄又唤过周再兴在前进看守,并督率府中随行健仆严加防范,这才和二罗出了店门,只因心中放不下那单辰是否真已保镖东行?首先寻着天祥皮货庄一问,果然已于五鼓动身,这才沿着长街一路信步而行,暗中访察不提。那魏景耀离开店中却先奔县衙而来,旧日各县衙门前面,靠近班房,多有小茶酒馆开张,专做公门口买贾,更有书吏人等,接洽词讼也全在这些地方,往往这些茶酒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