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部分(第1/4 页)
菩萨蛮
李易安
归鸿声断残云碧,背窗雪落炉烟直。烛底凤钗明,钗头人胜轻。
角声催晓漏,曙色回牛斗。春意看花难,西风留旧寒。
等等,不一而足。但于我已是烂熟于心、倒背如流。
最爱在“月上柳梢头”的时候,独自一人捧了一壶美酒,坐在亭子里,自斟自饮着。虽然没能和胤禵“人约黄昏后”,却能“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沉浸在对他的思念里,“长醉不愿醒”。
夜里微风吹过,送来缕缕花香,忽有那仙乐飘渺,余音袅袅,时能耳闻,一切都如天上人间,雾里看花、水中望月,便都是一场不真切的戏。
信已经累积了厚厚的一摞,我将额娘送我的礼物的盒子腾出一只来,小心装了,每日必翻看一遍。
冬雪常笑说,也不嫌烦躁。怎么会呢,这一字一句,都是来自心底最纯真的情意呀,待我细细琢磨,个中韵味独我自知,它们带给我无以复加的欢乐。怎么嫌烦呢?
芯儿争气得很,已习得一手端丽的柳体书法,却又能自成一派。就相貌来说,亦能看出他日倾国倾城之貌的端倪来了。
那日额娘见了她写的字也是赞不绝口,特地将才进贡的广东高要端砚一方、浙江湖州羊毫笔数支、安徽歙县徽墨一方、安徽宣城的宣纸数叠、扬州官窑所进的青花笔洗一件赏给她,勉励她好好写,期望她能更进一步。
偶尔也叫芯儿给胤禵写信,她每每欢欣鼓舞,又往往是妙笔生花;见解之独到,文采之风流,常人无法企及。如果是个男子,他日将会是不能小觑的人物吧!
兼有了乃父及乃母的风范,融合了双亲的长处,且自动优胜劣汰,去之糟粕,取之精华。
从胤禵回信的字里行间,常能看出来他对芯儿毫不掩饰的欣悦和喜爱。只是,我们都有同感的是,这孩子太过少年老成了。什么样的环境造就什么样的人,芯儿从小就经历了这么不寻常的事儿,她能不成长吗?
年迈的皇阿玛终于停止了奔波,他已经老态龙钟,烈士暮年,更何况有病在身呢!虽说壮心不已,亦是无能为力了。而额娘的身体也是每况愈下。
自此,我每日来回奔忙于畅春园、永安宫和府邸之间,种种担忧、焦虑、焚心之痛把我搞得疲累不堪。
但我不敢告诉胤禵,我怕他分心。我能做的,就是替他在父母膝下承欢、双亲病榻前多尽一分孝道。
常常在写信的时候,“泪珠和着笔墨齐下”(清—林觉民《与妻书》)。以至于“不能竟书而搁笔”。
沉疴难再起
太医又一次摇着头出来了,我接过他寥寥几笔的方子,不过是些续命的让人苟延残喘的汤药而已。
果真是沉疴难起了!我的泪冲眶而出,哭到难以自持,胤禛、胤禩他们要过来扶我,我一一闪身,用帕子掩了口鼻,躲到门外去。
“四爷,皇上召见您。”魏珠缓慢走出,他的眼眶也是红红的,轻声传着话,怕惊扰了里面的人“十四福晋,您也请进来罢!”
大家面面相觑,我和胤禛相望了一瞬,我先走了进去。
“皇阿玛!”我们齐声唤道。
躺在龙塌上的皇阿玛已经被病痛折磨得不成人形了,我掉过头,眼看泪珠又要落下。
一只手悄然握住了我的肩膀,我微微一怔,极其不自然地挣脱,不敢看他,暗暗挪开了脚步拉开两人距离。
“老四,代朕祀天……”似乎见到他的嘴唇动了动。
“皇阿玛……”我忙将耳朵凑上前去,凝神细听。
“皇上的意思是:四爷代皇上祀天。”魏珠真不愧跟了皇阿玛这么多年,能读懂他的唇语。
“皇阿玛!这……您叫儿臣如何放心得下!”胤禛急切地说道,眼神带着一抹难解的诡谲。
他不想去!他怕他一走,这皇位便会易了主儿!这宝座便会与他失之交臂!
皇阿玛伸出一根手指来,直直指向胤禛,定住。惨白的脸上泛起一丝激动的红晕来。
“皇阿玛,您别急,容我跟四哥说句话。”我将他的手放回原处,轻声安慰他。
忙拉了胤禛出来到院子,“四哥!您就答应了皇阿玛的心愿吧!”我也懒得拐弯抹角的了。
“你期盼我去?”他却是不咸不淡地抛出几个字。
“四哥,皇阿玛……一向喜爱孝顺的子孙……”我有些彷徨失措了,不知道该怎么办。
“仅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