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部分(第2/4 页)
士曾经发挥过极大的影响力。福临能够成为顺治皇帝,可能与她有绝大关系,玄烨成为康熙皇帝,她的意志产生了决定性作用。她对儿子的影响是灾难性的,顺治一生的幸福就葬送在这位母亲手里。她对孙子的教养却十分成功,培养出了一位中国历史上数得上的贤明君主。以至于这位皇帝多年以后还一再表示,没有祖母就没有自己的一切。
她是一位富有女性魅力、同时也懂得运用这种魅力的女人;是一位心机极深、同时不断地在运用这些心机的女人;是一位对权力有着清醒认识、富有政治才干和政治欲望的女人。但是她却满足于躲在幕后,帮助自己的儿孙获取权力和行使这些权力。为此,在当时和后世,她受到了广泛的尊敬与爱戴。
孝庄皇太后出身于蒙古科尔沁草原的博尔济吉特部落。当时,蒙古人和女真人一样,个人与家庭没有姓氏,部落的名称就是每一个人的姓氏。是故,人们习惯上称呼其为博尔济吉特氏。努尔哈赤和皇太极时代,如何将蒙古各部落化敌为友,始终是后金汗国的一个巨大问题。当蒙古各部落成为其盟友时,后金汗国的北部、西北部没有了威胁,就可以专心致志地去对付大明。若不然,在对付正面的敌人明王朝时,自己广大的侧后翼很难设防,或者叫防不胜防。那种情形实在太可怕了。
在努尔哈赤与皇太极两代人中,他们本人和他们的家族子弟,迎娶的蒙古女子人数多达五十三人,占迎娶妇女总数的87%以上;从公元1617年即后金天命二年开始,到1643年即大清崇德八年皇太极去世时为止的二十七年间,他们家族的嫡系女性亲属,包括姐妹、女儿、侄女等,嫁给蒙古各部的共有四十三人。其中,迎娶与出嫁到科尔沁部的女子为最多,迎娶来的为二十四人,嫁过去的为十五人,联姻对象包括了科尔沁所有部落和蒙古几乎所有重要一些部落的酋长。
这二十七年,正是后金汗国与大明朝激烈对抗的二十七年,也是大清完成了全部入主中原的准备工作,并最终于一年后入主了中原的二十七年。
这种毋庸置疑的政治婚姻,帮助努尔哈赤和皇太极基本解除了来自北部与西北部的威胁。这是他们敢于与大明朝放手一搏的重要原因,也是努尔哈赤和皇太极建立尽可能广泛的统一战线的极为成功的运作。翻开地图集,对此便可以一目了然。他们用这种婚姻,为自己建立起来一道漫长而广大的安全屏障。
在皇太极著名的崇德五宫中,居住着他最重要的五位后妃,这五位后妃全部出身于科尔沁蒙古的博尔济吉特氏。位居中宫的是哲哲皇后,位居第二位的关雎宫宸妃海兰珠和位居第五位的永福宫庄妃,是一对同胞姐妹,二人同是哲哲皇后的亲侄女。
永福宫庄妃就是后来的孝庄皇太后。她在娘家的蒙古名字叫布木布泰。目前,关于这个名字的准确含义尚有争议。有人认为和喇嘛教教义有关,含有“出世之人”的意思;还有一种看法则认为,布木布泰是当时蒙古人用来装东西的大口袋,是很重要的一种日常生活用品,用粗制毛线编织而成。从当时游牧渔猎民族的习俗上判断,后一种可能性似乎更大,姑且存疑。
布木布泰嫁给皇太极是在公元1625年即大明天启五年,后金天命十年的二月初二日。当时,她是虚岁十三岁。她的丈夫皇太极比她大二十一岁,时年三十四岁,按照周岁计算则为三十三岁。这时,皇太极早已有了一位正夫人,就是布木布泰的亲姑姑哲哲,此外,他还有三位侧夫人,如今的布木布泰则是第四位。
皇太极一生中共有二十五个子女,其中十一个儿子,十四个女儿。他究竟有多少位妃嫔,目前尚没有人能够给出精确答案。为他生育过子女从而记录在案的则有十五位。布木布泰为皇太极生育过三个女儿,一个儿子,是为他生育子女最多的妃子。从这一点出发,应该说他们二人的感情可能还不错。不过,没有证据能够证明,皇太极对她和她的子女曾经给予过特殊的关爱与照顾。皇太极太忙,需要他瞻顾的军国大事太多,需要他关爱的女人及其子女也太多,这可能是他没有过多关照布木布泰的部分理由。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孝庄:魅力与心机(2)
布木布泰的姐姐海兰珠则可能是另外的部分理由。在史书包括清代官方史书中,详细记载了皇太极对于这位海兰珠用情极深的事例,在我国帝王中,这种情形并不多见。
海兰珠的情形很奇怪。布木布泰嫁给皇太极时十三岁,按照习俗,这是当时一般女孩子出嫁时的普通年龄。九年后,布木布泰的亲姐姐海兰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