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部分(第3/4 页)
绿原先说过的一样,跟红顶白乃是宅门里最盛行的风气。欧阳夫人治家再严,也难以禁止下人们的“势利”。谁不想自己跟了个有前途的主子呢?
主子有主子的活法,奴才也有奴才的奔头哇。
“咦?这是什么?”
巧英看着舒绿从木匣里取出一个白银打的模型碟子,忍不住出声询问。
舒绿笑了:“这是银篆盘,怎么你们之前没见过吗?”
巧英与巧珍一齐摇头。
舒绿显然心情不错,顺口向她们解释道:“这就是做印香的模子。要做印香,就得先画好图样,让匠人照着图样打好模子。”
“这样就能做印香了?”
巧珍追问道。跟了舒绿这些日子,她也开始对调香有了兴趣。
“哪有这么容易。我刚才不是叫你捣粉么?得先把香粉调制好,再灌到模子里压制。还得烤、烘、挑……麻烦着呢。”
“原来调制印香这么麻烦呀?”
巧珍咋舌道。
舒绿笑着摇头:“你呀,调香哪有不麻烦的。这还是好的呢。”
她这话一点也不夸张。不说别的,就说她那三款给欧阳家大房名下的铺子赚进了无数银子的花香香品“碧桃凝露”、“一株雪”与“初霞”,使用的就是极为繁复而且费时的脂吸法。
印香的制作虽然也挺麻烦,比起那几款花香,却容易多了。
“小姐,您这银篆盘上画的是什么字?奴婢看不懂呢。”
“那个啊,”舒绿捧着银篆盘指给她们看:“是篆字的‘文昌’。”
“文昌?”
两人大惑不解,小姐怎么会想起制“文昌”印香的。女儿家,哪用得上?
不过什么时候能发问,什么时候该闭嘴,两人却也心中有数。倒不至于会追问舒绿,为什么要制一款读书人才用得上的印象。
怕是要制给展眉少爷的吧?
舒绿葱根般细白的手指从银篆盘的凹槽中轻轻划过。
当时果然不该答应的……现在却不得不兑现诺言了呀。
舒绿想起那日在江城城外码头上,夏涵向她提出的要求。
“要是我真能侥幸得了院试魁首,凌姑娘可否答应我一个要求?”
“我只想请凌姑娘,为我做一盒印香。”
那时候,舒绿是想要回绝的。
这时节的女儿家,可不能轻易送人东西。被人知道了,肯定会惹出闲话来。可是提出这要求的人是夏涵,她倒是为难了。
她是深知夏涵嗜香的毛病的,不会觉得夏涵跟她要香过于唐突孟浪。她觉得,夏涵是真的爱香,他提这样的要求并不奇怪——两人在暗地里,还“斗”过一回香呢。
而且,她自己也跟夏涵要过两块香饼。她开口的时候,夏涵可是干脆得很,并没有扭扭捏捏。
夏涵像是知道自己的提议不太合宜,又补上了一句:“就当是替展眉兄送我的贺礼吧——如果我真能考中的话。呵呵,这么早就跟人要贺礼,凌姑娘是不是觉得我很狂妄?”
“不会呀。”
舒绿见夏涵态度自然,也跟着笑了。认识他这么久,好像很少见他这样展演微笑呢。“有实力的人,当然是自信的……好吧,若是院试放榜后,夏公子独占鳌头,小妹自当替家兄送上贺礼。”
人家连由头都找好了,不是她送,是展眉送。只不过是由她来制作罢了。
这样,就算旁人知道了,也挑不出错处来。同窗之间送送礼物,很寻常吧。
尤其是印香这东西,更是文人墨客之间常常互相馈赠的雅致礼物。
印香,是香药中的精品,又被称为篆香。制好的印香回环萦绕,是由连笔的图案或篆字构成,点燃后可按顺序燃尽。因为印香的外形别致,使用篆又特别能彰显文人的风雅,特别得到士林才子们的喜爱。
苏轼就曾专门合制了一种印香,并准备了制作印香的银篆盘和檀香雕刻的观音像,送给弟弟苏辙作为寿礼,随礼还附上一首赠香诗。黄庭坚也好此道,同样制作了印香和帐中香送给好友苏轼,两人诗词唱和,不亦乐乎。
用舒绿微腐的眼光看来,这里面都是满满的基情……呃,想太远了。
夏涵是书生脾气,喜欢印香也在情理之中。其实舒绿答应夏涵的要求,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觉得这送礼的概率不大,基本上可以赖账。
院试魁首耶那是这一科下场考试,数万江南学子最出色的一位,哪那么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