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部分(第3/4 页)
自己到底是什么人。
徒七和黛玉从小相伴,黛玉的喜怒哀乐就是他的喜怒哀乐,他对黛玉比起林忆这个亲哥哥来不遑多让,且林忆自己尚且是个需要哄的孩子,在黛玉面前时常还有些小性,两相对比之下,总让黛玉说七哥比哥哥还要好。以前他还不觉得,毕竟禁宫里除了徒三,他和其他兄弟姐妹之间连面都没见过几次,更无什么情意可言,到了林府如此生活,徒七原本只当兄妹之间就是该如此相处。可自从英莲来到林府,也成了他的妹妹,时日长了,徒七方知自己对待英莲和黛玉的心绪并不相同,加上他有时也陪着徒景之看戏听唱,渐渐觉出了黛玉在自己心中的不同来。
而黛玉那里,七哥要回京城的消息对她亦是很大打击。从黛玉有记忆起,徒七就陪在她的身边,无论自己想要想做什么,是那时在华棠院里要堆雪人,徒七就带着她一起动手,或是自己戴的花、染的指甲、熏的香,乃至房中的各色玩意儿摆件,大多都是七哥所为,样样皆和自己的心意。而如今七哥要走了,父亲和徒伯伯都说七哥再不会像过去那样了,黛玉也已经懂事,知道七哥此去京城行了冠礼,必得封王,只怕再不会是她的七哥了,让她想起来就心痛不已。可黛玉也知行冠礼是徒七一向的心愿,她自然不会去阻挠,反而时常过来帮着七哥收拾东西,只是眼泪却是止不住的,更让徒七心疼。
却是年初的时候,甄老太太病卧在床,到二月间,身子大坏,甄应嘉那里已经准备了报丁忧的折子了。虽则林府有人知道英莲并非甄应嘉亲女,可既然用了甄家的名号,则祖母病危,英莲离得又不算远,若不过去侍奉也不好。当日徒景之做主留下英莲,又给她甄家之女的身份,是为了给黛玉找个年龄相仿地位相当的玩伴,可已然相处了几年,自然也有了些许情分,英莲若不去甄家,对甄家自然无碍,可于英莲自身和林府名声却十分不妥,便让人送了英莲去金陵。
英莲的身世,她自己是知道的,于她而言,虽在甄府小住过些时日,可林府才是她心中的家,黛玉身边方是她应处之地。可她也知林大人和徒老爷让自己去金陵探望“祖母”是为了自己好,便和黛玉告辞之后去了金陵。
英莲这一去,本想着尽了个“孙女”的本分,探看过“祖母”就回来。可待她到了金陵,住过十几日,往各房知会过,待要收拾行装的时候,没想到甄老太太竟然就在一日晚间睡过去再没有醒过来。这下不但甄应嘉不得不上折子请求辞官丁忧,甄英莲也无法立时回转扬州林府。纵然甄应嘉想要迎合太上皇,想送英莲到林府,也不能把还在孝中的“女儿”送到林府去冲撞贵人,由是英莲不得不在甄府住到至少出热孝。
英莲不能回林府,已经让黛玉十分寂寞,可待又知道了徒七不日即将离开扬州的消息,心中更是郁郁。不想这一年春天诸事皆生,忠顺来到扬州还不到半个月,贾母那里又一封催着想将黛玉接到自己身边教养的信也到了林府。
自从贾敏去世之后,贾母就一直想将黛玉接到京中。贾母出身史家,嫁到贾家,都是人口众多的世家大族,她从侯门嫡女到公府主母,经历极多,每每一想到黛玉虽是嫡出,可已经没有了母亲,而她庶出的哥哥却是母亲尚在,还是个上了族谱的贵妾,贾母心中就又是伤感又是担忧。在贾母想来,女儿留下的唯一骨血在扬州,林海在京中时对黛玉虽然关爱,可他一个大男人必然是个不管内务的,且又公务繁忙,黛玉在内宅,上有庶母、下有庶兄,她一个无依无靠的女孩子,定然过着凄风苦雨的日子。于是隔上些时日,贾家就有书信送到扬州,主题只有一个,就是想将黛玉接到外祖母身边去。
林海对儿女极为宝爱,黛玉更因自幼养在身边,又如此聪慧可人,是他的掌上明珠。虽是想着为了黛玉好,将来总得去外祖母家走上一遭,表明我家女儿是有长辈教养的,可林海总想着等黛玉大一些再说。于是这几年林海回复贾母的信里,黛玉不时就病卧在床,要不就是年纪小我还不舍得,等大一些必是要送过去的云云,如是各色理由拖日子。
却是今年林府的情形,让林海终究下了决心,送黛玉去京中贾府暂住。只因英莲在金陵甄府不得回扬州,徒七又要离去,林府就剩了林忆和黛玉两个孩子。林忆身为男孩,又因徒七即将行冠礼,又受了薛蟠早早行冠礼的刺激,他也闹着要成人,林海磨不过他,已经答应了儿子今年过了生日就行冠礼。可无论林忆如何,他一个男孩子,或是读书或是出游,总比黛玉一个女孩子行动自由许多。林海见黛玉这些时日为了英莲不在、徒七将行而伤感,想着贾母是黛玉外祖母,依着自己和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