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部分(第2/4 页)
名失踪者相对照——最后100名失踪者和斯华的容貌最为接近,如果那人的确只是个替身的话,应该就在这100名失踪者之中。但这有个前提:那名替身必须是申报在案的失踪者,否则便无从查实此事。
“先别管调查结果了,”江阔天说,“我认为东方说的没错,递进应该是从关山杰本人开始,到斯华结束的,就算没有证据,斯华的行为也说明了这点。”
杨君的眼光闪了一下,想说什么又止住了。东方注意到他的眼神,问道:“你怎么欲言又止?这不像你的作风。”
“面对如此罪犯,我的作风也只好改一改了。”杨君笑道,“还有一个问题必须解决——这么长时间的递进,关山杰的身份证一定也需要经常更换。”
从相片序列上来看,虽然容貌的变化是个渐进的过程,但每过三个月,容貌的改变会变得相当大,倘若有人连续三个月以上没见过关山杰,再见到他时,一定会察觉到他已经不是原来那个人。这就是聚水坳的诅咒出现的原因,它断绝了这种现象出现的可能。因为同样的原因,关山杰的身份证也必系定期更换,否则身份证上的照片将与本人的容貌不相符合。
第四十二章 替身
从老王那里很快传来了调查的结果,东方所料不差,南城死去的“斯华”果然只是个替身;本地派出所也证实,从2004年开始,关山杰每三个月换一次身份证,换身份证的日期已经落到了江阔天的手上。
曾延的照片被打印出来,在聚水坳问了问,大家都说两年前的关山杰正是这副模样,对他的样貌改变如此之大,被问到的人都觉得不可思议,但没人怀疑换了一个人。
确定了这几点,几个人兴趣十足,很快便完善了犯罪的核心模式。
从失踪者的资料分析,所有的失踪者最后一次和家人联系的时间是依照每天的顺序连续的,从这点看,这个时间也正是失踪者本人死亡的时间。将失踪者的资料依照时间顺序排列之后,可以分明地看出以下规律:
2003年8月20日:第一批90名死者辞职
2003年12月20日:第二批90名死者辞职
之后每隔三个月的20号,直到2004年6月20日,都有90名死者从原单位辞职。
2004年1月2日——2004年4月2日:第一批死者依照每天死亡一人的次序陆续死亡。
之后,以每三个月为一个周期,直到2006年1月10日,每一批失踪的死者依照每天死亡一人的次序陆续死亡。
从这里可以看出,每一批死者在辞职之后——也就是被斯华他们控制之后——到他们这一批进入死亡程序,中间都相隔三个多月。对这个现象,杨君认为,死者辞职之后,应该立即就被斯华他们控制住了,但并不能立即进入替身程序,因为这个时候他们对于公开的“关山杰”的形象并不熟悉,需要一段学习的过程,阿南的摄像内容就是他们学习的内容。这三个月的缓冲期,就是他们的学习期,经过这段时期的学习之后,他们对于“关山杰”的公共形象不仅仅熟悉了,而且能够进行模仿,这个时候便进入替身的进程之中,完成替身任务之后便被杀害。从被害者们最后和家中联系时留下的电话来看,他们并不知道自己即将被杀害。由于替身程序必须保持连续性,因此,前一批被害者进入替身程序时,后一批被害者相应地进行学习,双方首尾相接,这样才能保证中间不断档。这中间存在一个时间差:每批死者辞职的时间,和前一批死者进入替身程序的时间,中间存在十天的差距。起初他们很不理解这么做的用意,从连续性上来说,后一批死者被害的同时,前一批死者被引进,这样在模式上更干净利落。但这个问题很快便弄清楚了:死者来自全国各地,但要实现替身程序,他们最后集中的地方,应该离聚水坳不远,这就意味着他们必须在南城集合。以斯华行事的风格,在死者接受那8万元的安家费之后,便已经在猎头的控制之,同城的失踪者们应当是在“猎头”的带领下,分别从不同的城市赶往南城集合——每个城市距离南城的远近不同,这十天的时间差,应当是为了确保替身程序不因为交通断档而预先设置出来的,类似计算机内的缓存。
斯华非常狡猾。所有的死者在执行替身任务之前,都被安排给家里打一次电话,说自己要进行三个月的封闭训练,如此一来,每名被害者的失踪申报时间便被延后了三个月,加上之前三个月的模仿培训,距离被害者真正被带离他原本所在的城市,总共延后了六个月,这就大大降低了被警察从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