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部分(第3/4 页)
宵脸上的寒意稍淡,他望著天边的新月,神色安宁。
薛统领看见离宵似是无意杀他,急忙抹了抹血,想往後退去。
可他还未爬起来,便觉得胸口一凉,低头去看竟是一支长剑穿胸而口,钉进了面前的石板里。
“你……”他不甘心地回头去望,看见离宵正负手弯腰对著自己轻蔑一笑。
话音未落,薛统领吐出一口血,扑倒在地,再无动弹。
“凉风有信,秋月无边,如此美景,无酒相伴,实在可惜,哈哈……”
离宵不管周围那种种或是恐惧或是猜疑的目光,轻笑一声,独自又往平日居住屋子蹒跚地走了回去。
院子里还站著的人见他缓步过来,都纷纷自觉地让开了一条路。
方鸿飞仍愕然立在原地,看见离宵寂寂独行的背影,心中一痛,他手中紧握的刀也随之落地,一声闷响。
皇帝驾崩的消息很快就传遍了全国,而皇子年幼,这是人人都知道的事,一时国政无主,百姓们也恐慌万分,每日交头接耳,连亡国一词都说了出来。
这时,人们才又想起当年大破刹木的宁王,纷纷议论为何此时不见宁王出来扶持朝政。
然而没过几日,人们口中猜测多方的宁王竟果真以摄政王的身份出来辅政了,更调集了三路大军开赴战场,势必为先皇报仇雪恨。
叶飘听见这消息的时候,并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离宵没死,离宵还活著,他又做了宁王,甚至还做了摄政王。
他喝了口酒,看了眼屋外正因为宁王辅政而无不欢欣雀跃的百姓,这才喃喃地笑了起来。
“常醉侯,我敬你。”
你终於还是得偿所愿了。只是不知此时你身边站的是谁?
真是怀念和你一起并辔而行的日子,逍遥自在,情意缱绻。
叶飘怀恋地想著过往点点,眼前的离宵的形象更加生动了,玉冠金簪,墨衮绣袍的常醉侯,曾对自己笑得那麽温柔。
可自己却是那麽无情地伤了他。又有何面目再去见他……
萧凌的遗旨是在他死讯两日後才送回京城的,遗旨由三公当堂展阅,下跪百官俯首叩听,方鸿飞也在其中。
当他听到太尉缓缓念出“朕决意将皇位传於皇叔萧离”之时,浑身一颤。
看来,自己的死期是到了。
只可惜这两年,他还是没有真正地得到过离宵的一丝真心,却只伤他更深。
方鸿飞久久地跪著,面上缓缓露出一抹无奈的笑。
果然,离宵自严狱府进宫後没两日,百官都各得升迁奖赏之时,他却被罢官削爵,软禁在家中。
事态危急,离宵临危授命,这或多或少都有些出乎他的意料。
他在严狱府的两年已是看淡一切,虽然萧凌死前想传位给他,可他如今却不乐意做皇帝了。
他要的天下是靠自己双手争来的,而非今日受赠所获。
况且他心中也对这个英年早逝的侄儿多有痛惜,不愿夺了他儿子的皇位。
很快,离宵以先皇後继有人为名,硬是推却了皇位,只恢复了王爷的身份。
不过他这一举动却很是赢得了不少老臣的赞赏,最初对他仍有戒心疑虑的大臣们也都更为心服口服,唯独之前一心想杀他的皇後一族惶恐不安,为了避祸纷纷主动交出了官印,而皇後更是抱了当今天子亲往他住的扬恩宫赔罪。
恢复了王位又加封为摄政王,已尽纳军国大权的离宵自然不能坐视刹木的侵犯,他紧急调召回当年因为自己谋逆一事而被发配各处的旧部,令他们前往边境御敌。
这些将军当年随他西征,对刹木的战术和边境地形都非常了解,知道该怎麽对付这蛮族。
如此一来,离宵安心坐镇京城,稳住民心,再派出得力大将出阵,只等捷报。
第九章
扬恩宫是离宵做皇子时居住的地方,自从他被贬为歌淄侯之後,已是十载未回。
如今再回,物非人非。
离宵批完奏章,正半躺在软塌上闭目休息。
他回味著悠悠半生,几多悲欢,面容也在梦中微微沈凝。
曾在严狱府悉心照顾过离宵两年的小莲如今已被他封为王妃。
这个女孩是在他最痛苦的时候唯一给过他温暖的人,离宵不喜欢让自己欠别人的情。
所以现在,他要报答她,让她一步登天,而当年他欠叶飘的,早在鞭影之间还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