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部分(第1/4 页)
就在典韦与司马懿两人说话间,城头上的战事忽然又起了变化,仿佛是就是在应和典韦之言,诸葛亮的攻城士卒开始撤退了,只见城头上的三千余人每三个人倚为一个三棱模样,而后迅速的自云梯上爬下,每架云梯处,都留着百余人防守着,很快,城头上便几乎已不可见敌军,典韦见此,更是对着司马懿喋喋不休,不过,司马懿毕竟不凡,虽然心中恨得要死,却硬是忍下了这一口怒气,眼神中,莫名的寒光闪动着,其脸上,却是阴沉的更加厉害了。
“那个叫庞德的,武艺还真是不熟,我使尽了全力,也不过与其战了个平手,这诸葛瑾恁地好运,如此人才竟然收拢了这许多。”战争已经完结,士卒开始打扫起战场来,夏侯惇骂骂咧咧的行至司马懿处,当啷一声将手中的长枪丢在地上,而后自己也是一屁股坐到了地上,呼呼的喘息着,显然刚才的战斗中,他的体力消耗了不少。
“那黄叙也是不弱,我要胜他,也要在百招开外了。”这一次,开口的乃是夏侯渊,此时他的心情,也是难受莫名,这还只是黄忠的儿子,若是其本人在此,武艺又该到了何种地步?夏侯渊心中,有些无奈的想着,什么时候,自己竟然连一个后辈都打不过了。
“两位将军不需如此,战争的胜负,并不是单靠武力就能决定的,懿心中已经有了计策,待明日诸葛亮派人来攻,必叫他有来无回。”说着话,司马懿眼中,煞气逼人,不得不说,这几日诸葛亮的攻城动作,实实在在的将他激怒了。
“但凭军师吩咐。”夏侯惇兀自坐在地上,没有开口,夏侯渊立时接口道,一边上,典韦却仍旧很茫然,请战又没允许,一时间他也不知道自己该要如何做,就这么直愣愣的呆在了那里,司马懿眼中,一丝尴尬之色闪烁几下,随即被他隐藏到了眼睛的更深处,微微一步上前,定定望着关下渐渐后撤的诸葛亮大军,呆呆的,不知在想些什么。
关下,诸葛亮也同样在看着函谷关,神色淡然之间,一抹谁也不能察觉到的忧虑闪烁一下,之后闪现的,却转变成了浓浓的期待,一声轻喃悄然传出:“司马懿,希望你不会让我失望……”
第三百六八章:魏延用计,桥蕤恍惚
司州这里打的火热,雍州这边也是相差无几,战端开启了近两个月,让人奇怪的是,荆国孙策却是一直按兵不动,静待着诸葛瑾将南方的防守一一布置完成,对于此,曹操很是不满,几次催促,均被孙策搪塞过去,就连诸葛瑾,对于孙策的反应,都是满脑子疑惑。
公元214年六月,正是炎炎夏日的时候,炙热的日头像是要将人烤干,空气沉闷的让人恹恹欲睡,襄江东面三百里处,枣阳城赫然屹立,其东北处,泰山山脉拔地而起,按当地人的说法,巍峨的峰峦,压迫的枣阳抬头不见太阳,当然,这样的说法,虽然有些夸张,却很好的向人们展示出来泰山的雄壮。
武帝时期,国力强盛的西汉,彻底的将“泰山封禅”之说发扬了光大,只是东汉没落,至此战乱几十年间,封禅,早已成了可有可无之事,只是,每当有人临近枣阳附近时,一眼便能远远望见那泰山之巅——玉皇顶,一股敬畏之心油然而生,这是古人血脉中千百年来延续至今的,只是此时的枣阳城外,一群人悄然隐匿在不远处的一片丘陵之中,对于远处遥遥耸立的泰山,他们心中却并没有多少的敬畏之心,眼神中流露出的,反而是一抹阴森的嗜血寒意。
“文长,如今是不是可以动手了?”抬头望了眼头顶上正中的日头,一个四十模样的汉子眼中战意闪动,冲着旁边的一人出声问道。
长文?竟然是他吗?熟知三国历史的人都会知晓,这正是魏延的字,历史之上,那个至死为诸葛亮的神话添上浓重一笔的悲剧人物,而究其最终原因,却只是因为其脑后生反骨,以致最终为诸葛亮所算计,死于马岱之手,只是此时,其缘何会身在此处?
基本上,熟悉军旅的人都会知道,凌晨的时候,却是人一天之中最为困乏的时间,也是发动夜袭的最佳时间,而如今正是大白天呢,此人提及的,为何也是袭营之事?难道说,这人痴傻了不成?而事情,却恰恰相反。
六月的天,日头太过毒辣,而正午的时候,尤为如此,此时,却也正是另外一个守卫最弱的时刻,而这一点,却正是汉子身边的人最先发觉,并亲自验证了的。
“陛下如欲要竟全功,还需在忍耐片刻。”魏延转过头,躬身对着汉子拜了一下,其面前这人不是别人,却正是孙策。孙策与壮年时候的孙坚几乎相若,乃是一沙场悍勇之人,天生的勇将,相较于处理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