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部分(第3/4 页)
,一个真言法咒就要付出三分之一的精气神作为驱动真言的代价,还好赵青山只用了两个真言,否则的话,就算最后顺利轰杀了安向东等人,他自己估计也得马上陷入昏迷的状态长睡不醒!
最后强打着精神追上了车队,才发现又有一拨不知从哪冒出来的强盗正在车队外围游走,伺机下手。
所幸赵青山虽然精神不振,但先天宗师的气势还在。
那帮强盗察觉到事不可为后,也就果断的撤退了。
结果就是赵青山一头倒在马车上,天昏地暗地睡了整整六个时辰才总算补回了一些损耗的精神。
再撩起帘子往外张望的时候,车队都已经进入明月湖的地界了。
青云堡敖家在皋阳平原上一共设了四处分部,这明月湖就是其中的一处。
吩咐人将敖家的令牌送进去交给明月湖分部的负责人,很快就有个身材壮硕的魁梧汉子带了一大帮人手出来帮衬着安顿马匹和马车上拉着的柳木箱子。
明月湖的湖岸上就长满了嫩绿的野草,所有的北塘马都被放出去兜了一圈才被牵进马圈里休息。
赵青山则坐在马车上仔细端详着手中的金纹判官笔,不断回忆着今天拿它御敌时,自己所感受到的那些淡淡的法则力量,试图从中领悟些什么。
一个上了年纪的老人在两个年轻人的搀扶下走了过来,问一名马夫,“请问,赵道长可在这里?”
“在……”经常在明月湖附近跑马的马夫都认得这位老人,所以很尊敬地朝老人施了一礼,然后指着那辆没了顶盖的马车对他说道:“赵道长就在那辆马车上坐着……您过去就是了。”
“谢谢。”老人家礼貌地点点头。
马夫则连忙摆手道:“您太客气了……您老慢点走,或者我过去请赵道长过来都行!”
老人微微一笑,摆摆手表示自己不碍事的,然后就由那两个年轻人搀着,朝赵青山所在的那架马车走了过去。
“赵道长可在车上?老朽秦烛有要事相商!”
第131章 僵而不死,唯有僵尸
明月湖地处皋阳平原北部水网最为密集的区域,也是皋阳平原上极其重要的物资集散地之一,每日往来客商数以百计,通过明月湖的坊市,几乎养活了皋阳平原西北部近三成以上的稠密人口,乃重点坊市之一。
而提到明月湖,就不得不提到明月湖坊市的总领事秦烛秦老先生。
几乎所有来过明月湖的客商、马夫、护卫,都或多或少地听说过一些关于秦烛的传奇事迹。
据说秦烛少年时期原本只是玄武城内一家酒楼的跑堂小二,因天资聪颖,为人刚正,机缘巧合下被青云堡堡主,也就是敖家家主敖泰川一眼相中,从此背井离乡,来到了明月湖坊市开始新的生活。
秦烛是个手无缚鸡之力的普通人,而当年的明月湖,也是处境尴尬,一来不受主家青云堡的看重,二来周边还林立着几家归属不同势力的坊市,明争暗斗,手段层出不穷。
任何一个坊市的成功,都离不开客商和百姓的拥戴。
当时的明月湖远不如现在这样声名大振,但自从秦烛来到明月湖任职之后,明月湖的状况就开始逐渐好转。
到了第二年,一场始料未及的天灾降临皋阳平原,连续十七天的倾盆暴雨毁掉了皋阳平原上近七成的草药作物。
又因暴雨过后道路几乎全部被雨水泡烂了,马车几乎无法前行,阻隔了药商们进入平原的道路,使两边的消息传递瞬间陷入断层之中。
当时,几乎被逼上绝路的药农找到了明月湖的几家坊市,一路找来一路哀求,价格一降再降,却始终没人愿意收购这些药农手上眼看着就要全部烂掉的草药。
皋阳平原上百姓们谋生的手段几乎只局限于草药的种植,一旦颗粒无收,就极有可能爆发饥荒,使无数人活活饿死!
但那几家坊市的总领事,却是见死不救,一心只想着主家的利益,置百姓身家性命于不顾,更有甚者,甚至当场打死了好几个长跪不起的药农,随即将坊市的大门轰然关闭!
秦烛在获知此事后,做了一个几乎让所有人都不敢相信的决定。
他以自己的身家性命作担保,利用飞鸽传信的方式,将自己的决定告诉了敖家家主敖泰川。
在所有人都捏紧钱袋子,不愿意蒙受明摆着就要亏掉的损失时,秦烛获得了敖泰川的支持,如愿拿到了敖家的金边象牙令牌。
有了令牌在手的秦烛,立刻打出青云堡的旗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