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部分(第2/4 页)
臣下的,更是要誓死捍卫主公的利益。用一句当时流行的话语来说,那便是:
“主忧臣辱,主辱臣死!”
当然,若是你不在乎别人骂你“乱臣贼子”,“三姓家奴”之类的话语,大可以把“主公”当做后世的“领导”一词来用。
只不过,这样做的后果,就是到了后期,你想要随便找到一个“主公”,都非常困难。就算找到了,基本上也只能当当摆设或者炮灰的角色,不要想着被人重用。举两个典型的例子来说,就好比历史上记载的曹操对吕布,刘备对马超的态度。
而对于赵云、关羽这类重视然诺,信奉忠义的武将,或是臧霸、典韦一流的轻侠来说,一旦认了主公,那当真是一定会追随到底,至死不悔。想要让他们重新再找一个主公,就只有等到前一任主公死了,而继承人又不值得辅佐的情况下,才会发生。
所以,张狂无疑是相当幸运的。当他擒获关羽的时候,关羽与刘备之间,还只是简单的义军合伙人关系阶段。若是等到关羽认了刘备当主公之后,那时候,就算张狂也擒获了关羽,怕是只有考虑是杀是放的份上了。
正是因为认主公这种事情,关系实在是重大,若没有足够强的理由,或者是足够深的信心,士人们是不会轻易认下一个主公的。用当世的话来说,那就是
“当今之世,非但主择臣,臣亦择主!”
第61节 子龙搏激流【下】
认主公这种事情,对人们来说,关系实在是重大。若没有足够强的理由,或者是足够深的信心,士人们是不会轻易认下一个主公的。用当世的话来说,那就是
“当今之世,非但主择臣,臣亦择主!”
就像典韦、臧霸、于禁、乐进、韩当诸将那样,哪一个不是在张狂手上,先被张狂牢牢压制住,后来又得了“巨大”的好处,才慢慢改口称张狂为主公的?
以这些时代背景来看,赵云大惊失色,也是理所应当的。或者说,赵云若不大惊失色,那就不成为赵云了。
短暂的震撼过后,赵云的脑中,突然又想起一个问题来。
——当今之世,“万人敌”如凤毛麟角,屈指可数。这个张狂,只不过是张角十数个侄儿中的一个,居然能够将一名隐隐有“万人敌”之能的猛将,收服在麾下?
——如果不是张角手下“万人敌”太多了,这个张狂,就必然有什么过人之处!
想到这里,赵云在心中,已经自动将张狂的评价,调高了一级。
不过,对于只有十五、六岁的年幼赵云来说,这一波接一波的冲击,已经将他的脑子弄得乱七八糟。如此一来,还没见过什么大世面的赵云,猛然间便有了一种手足无措的感觉。
这种感觉,对赵云来说很不好。在当前的局面下,赵云都不知道自己该说些什么话了。
幸好,这时候,已经不用赵云出头了。
有了赵云的一打岔,在这段时间内,从前方的赵氏坞堡中,便冲出了一群民兵。这群数目约为百人的民兵,虽然衣甲奇缺,连武器也不足,使用了大量的镰刀、斧头充数。
但是,从神情上来看,这些队伍不整,人数不算多的民兵,却可以用两个字来形容:
——敢战!
敢战,对一些实力不强的流贼或者溃兵来说,是一种最讨厌的属性。这意味着,他们不能够依靠恐吓的手段,来得到收获。
即使是大股的军队,遇到这种敢战的对手,也会犹豫一下,思量是不是值得用己方战士的性命,来掠夺一点儿微不足道的财物。
当然,想要让一群人做到敢战,对一般的民兵来说,其实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这需要当地有剽悍的民风,居民间有足够的凝聚力,还有一位强而有力的领袖。
如今,这些民兵的首领,正骑着战马,手持长枪,停在距离张狂三十步的地方。
那位民兵首领,明显是个稳重人。他观察了一下眼前的不速之客,立刻眉头大皱。
——这些彪悍的黄巾,是从哪里冒出来的?
然而,责任在身,首领不得不硬着脖子出头,在马上遥施一礼,大声问道:
“贵军何来?愚弟、愚妹和拙荆,不知哪里得罪了贵军,赵风在此请罪了!”
——你们是哪部分的?抓住我的亲人干什么?
由于刚才赵云的表现,震住了天平军诸将,这些平日里桀骜不已的家伙,在对上赵云的兄长时,格外的客气起来。与赵风正面相对的乐进,同样在马上施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