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部分(第3/4 页)
悠之口,二来也能将朔王推上共主的地位,自此大业可成。
想得是好,但操作起来却是另一回事。
尚熙在心里权衡,终於打算抛弃业王的情义对之痛下杀手时,竟胡里胡涂蒙上业王宫廷政变,似是业王的王后以外戚之权打算逼宫,尚熙潜伏日久,偶然遇见业王身後有人虎视眈眈,最终的出手,竟然是救了业王一命。
业王大喜,而後政变之事便不了了之。
面对尚熙程咬金的出现,桐亮自然不情不愿,这政变的事情他早看透,且暗中令人安排妥当打算来个瓮中捉鳖,届时便能上谏业王将外戚势力完全铲除,可惜最後事情只被当作刺客刺杀收场,於是在业王欢欣鼓舞把尚熙当作救命恩人时,桐亮豪不客气将尚熙立场点破。
尚熙也不隐藏,直言说出自己本来的目的。
话未说完,在场的人,脸色一个比一个难看。
业王同样收起笑容,看了尚熙一眼,然後幽幽叹了几口气。
唯有桐亮心念急转,说出了套两全其美的办法,不仅尚熙可以用忠勇之名在朔国立足,业国还能藉机让朔王应允了悬而不决的通商大事。
不过没人发现这办法他其实夹带了三分报复与三分看热闹的心态。
他还是那样笑嘻嘻地道:「既然尚大人不远千里而来,在下也不好怠慢,谨遵业王之令,设法让两国有了皆大欢喜的结果吧。」
因此事情演变至此,尚熙看来落魄,而业王大义凛然,桐亮在旁窃笑,完全被瞒在鼓里的朔王神色凝歛深不可测。
☆、(15鲜币)十、一朝投我以木桃,报之琼瑶得君欢(4)
见场面有些僵持,桐亮在旁挤了个眉眼,提醒业王速战速决。
业王咳了一声当作开场,温言道:「不知朔王是否已看完两国盟议?」
朔王不疾不徐:「已看过。」
「既然如此……」业王乐见其成:「不知朔王的决定如何?」
此话一出,又是半晌沉默。
朔王在收到卫宇军报告说尚熙擅自暗杀业王失败时,一时间没有反应,又看见业王的书信,打算跟上次一样以尚熙为约定两国开渠通商,他还以为尚熙会在业国受到礼遇,不过这次从尚熙脸颊上隐隐约约看见的瘀血印子,还有全身被缚的状况看来,业王这次看来势在必行,他不能妄加动作。
加上现下他人也在业国中心,更需要多方顾忌,所以思忖了番,才冷静回应:「业王心意,本王明白,开渠乃两国受惠,万民利益,本王自当不宜阻拦。」
业王欣喜:「既然如此,寡人便与贵国约定,开渠通商既已敲定,两国之间必当和平共处,互不侵犯。」
随後让人拟定纸约,盖上两国王印,已示落成。
当朔王亲署名上最後一笔,他愤愤地将笔丢开,然後瞄了业王一眼,微恼道:「该将尚熙归还本王了吧!」
听见这急迫口吻,业王淡然一笑,脸色中带着几分无奈,还是让人迅速替尚熙松绑。
虽然完成了民生大计,可将良将拱手交还还真是令人心酸,业王眼色表露无遗的失望,让桐亮看进眼底。
然而桐亮却不如业王那般仁厚,早在先前已另有计画。
此刻,朔王见给尚熙松绑的下人手拙,恨不得马上冲到尚熙那边。
就在各人怀有各个心思,无暇他顾之际,自朔王身後的护卫队隐隐走出一人。
他身旁的队友见状只是小声地喊了一声要他回去,以为是哪个生份的小兵不知礼仪,可是那人越走越快,莫可奈何之下,他为免惹祸上身也悄悄退回行列之中当作没看到这回事。
尚熙身上的绳子终於被卸下,在他结实的胳臂上还深深残存着绳子的花纹印,桐亮见了暗中偷笑,下次若有机会,他肯定会绑得更严实些。
就在尚熙将双手伸出,预备让别人将他的手铐开锁,他眼角瞥见远处闪过一点光亮,细神去看,赫然瞧见朔王身後有人不怀好意的靠近,那光点正是该人身上的甲胄所折射出的。
尚熙心生不祥之感,没来由地,拔腿就往朔王方向跑。
朔王见状疾呼一声尚熙的名,只听尚熙面向他大喊:「朔王!小心身後──」
却是不及。
那人赶忙抽出配剑,劈头就往朔王刺去,朔王匆匆回身,只赶得及避过要害,前臂上还是被生生划出一刀,霎时只见那人啐了一口,提起配剑又打算置朔王於死地。
同时,远在两三丈外的朔国随侍竟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