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部分(第1/4 页)
“当然去,出都出来了。”陆凤苓平日里不怎么出门,好不容易央求了父亲同意让她跟着大哥去淮安,上了街便忘了什么沈少爷林小姐的,只顾着到处看了,陆庭烨跟在她身后,提防着她走丢,视线朝一处巷弄看去,在那儿隐约是有沈帧身边贴身护卫的身影。
而这时,沈帧请了安芝,在夜市附近的一处小院内,品酒。
石桌上摆了五六个坛子,光从坛子的颜色就知道埋的年份不一样,沈帧给她倒了一杯新酿的,安芝尝了尝,清口,香味也浓郁,但这口中的香气不持久,下到喉咙里还有些灼。
“如何?”沈帧笑着提醒,“我请你来尝酒,最后可别醉晕了说不出一二。”
安芝笑了笑:“沈少爷可知宣城外的宜山下有一种酒,叫小娘子。”
沈帧为她添了一杯三年的桂花酿:“愿闻其详。”
“这酒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是用每年新收的粮食来酿,但埋的法子不同,这酒酿好后封罐,是埋在水气通畅的土里,也有直接沉在水底的。”安芝执了杯子,闻了闻三年陈的桂花酿,笑眯眯道,“最特别的,是这酒不能经由男子之手,是要未出阁的姑娘亲手酿制,所以叫小娘子。”
沈帧点点头:“与沐子酒相似。”
安芝也没反驳,但师叔说过,沐子酒还差了那么几分,酿酒这东西,有时就差不得这几分,同样的法子,换个地方埋出来的味道都不一样,小娘子的味道要好,条件太苛刻,所以只是在宜山下有:“沈少爷,您的这些酒,是打算运往何处?”
“运往琼台。”这边的小镇靠了山,前些年沈家在这儿置了一处酒庄,用这山泉水酿了几批酒,如今到了开坛的时候,他这回经过就顺道看看。
往南啊,安芝抿了一口:“这样的酒确实不适合运往北方。”怡情小酌之用,不适合北方那些大口碗喝烈酒的做派。
“林小姐觉得如何?”
“这四年陈的不错。”安芝随了师叔,嘴也养刁了,一两年的看不上,普通的也瞧不上,若要让她来评,这桌上的都是差一些的,“您怎么不叫陆少爷来尝尝。”
沈帧看她三四杯下去都没有反应:“他已经尝过了。”
端酒出来的李忱脚步一顿,得亏陆少爷不在,这些埋下的酒近些日子才开坛,沈家那儿都没送去多少,陆少爷何时尝的。
说到是做生意,安芝便认认真真的给了建议:“明年开春,还能试试桃花酒,就算不送去琼台,京城那儿也有夫人小姐喜欢。”
转眼的,安芝已经六杯下肚,连李忱都忍不住:“林小姐酒量真好。”
安芝抿嘴不语,轻轻转着手上的杯子,她这酒量可算不上好。
沈帧轻笑:“适才过来时街上有杂耍,正好酒铺在附近,不如过去看看?”
第45章 借花献佛
深秋夜冷,倒不妨碍镇子上的百姓出来逛夜市; 许多人都是插着手袋出来的; 哈着气瞧着街边的摊子,唯有孩子最不惧冷; 一串糖葫芦就能哄的高兴,在充满香味的巷子间奔来跑去。
安芝带着宝珠跟着沈帧走在夜市; 主仆俩都没露出很大的兴致; 想当初第一回去岭西时,两个人走近市里可好生见识了什么叫琳琅满目,所以在面对这夜市时; 已然淡定许多。
走了半段路后; 前边沈帧停在了一个香木摊前,拿起了其中一块状若灵芝扇面; 半个巴掌大的东西; 对安芝道:“林小姐。”
安芝从他手中接过这小小的灵芝扇面; 低头闻了闻有些诧异:“是莞香?”
再看这摊子上的其他东西; 都是平平无奇的木料雕刻; 虽说是泛着香味; 可一看就知道是浸染上去的; 并非是真货。
夜市之中这样的摊子卖假的沉香熏木也不奇怪; 价不高,摆了几日香气散了也就当柴火烧; 可安芝手中这块树脂却是货真价实的莞香; 因其香味独特而闻名; 出产与琼台一带,岭西也有。
因与这一摊子的东西混在一起,香气难辨,也是沈帧将它拿出来了,要不然摆在一块儿,委实是会被当成个赝货。
“姑娘好眼力,这可是产自南越岭西一带的莞香,货真价实,您瞧瞧这成色,闻闻这气味,切上一片置于香囊中,可留余香数日,经久不散,这还能入药,可谓是难能一见的好东西啊。”
摊主见安芝叫出了名字,再看这行人的穿衣打扮,可不就是肥羊上门,便卯足了劲夸安芝手中的莞香:“姑娘您若不买,可就错过了,这夜市之上,没有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