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部分(第2/4 页)
英国这一数字为10%,在德国和意大利仅为5%。
txt小说上传分享
富有想像力的法兰西(6)
法国在WTO内成功提出“文化例外”的主张后,希拉克总统在200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上,正式将“文化例外”的提法改为“文化多样性”,将有关文化产品问题的讨论从世贸组织转向教科文组织。在2004年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2届大会上,法国和加拿大甚至共同提案,要求通过一个“文化多样性国际公约”。前文化部长阿亚贡说过,从“文化例外”到“文化多样性”,从手段到目标,法国追求的是通过保护本国文化产品来弘扬多种文明和文化共存的价值观。巴黎副市长热拉尔对我说,文化多元问题是一个包涵多种挑战的交叉性命题,它包括地缘政治、艺术、经济、科技、生态和公民意识等六个方面的挑战。地缘政治挑战就是洲与洲不同文明的对话;艺术的挑战涉及创作自由问题,保证艺术形式的多样性;经济的挑战是文化产业不能出现新的南北差距;技术的挑战是防止因多媒体导致新的“数字鸿沟”;生态的挑战是通过文化多元推动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公民意识挑战是通过文化多元形式实现*公民社会。瞧,热拉尔一口气给我说了那么多,足以说明法国人对文化多元的重视。
悠悠万事,文化为大,在世界各大国的外交中,没有一国像法国那样将文化置于如此重要地位。我想,利用文化来办外交,这不能不说是法国外交的一种想像力。在国际上,法国通过法语的纽带建立起法语共同体(La Francophonie),由联合国前秘书长加利任首任秘书长。55个国家组成的法语共同体成为法国重要的战略纵深。此外,法国在138个国家建有教授法语的法语培训中心(Alliance Fran�aise,也译作法语联盟),1098个分支机构拥有近万名教师,30多万名学员。此外,法还在全球91个国家建有151个文化中心。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文化外交背后,是成立于1999年的外交部国际合作和发展总司。全司600名工作人员拥有外交部整体预算的40%,并管理着全球7000多名工作人员。据统计,2002年法国用于对外文化交流活动的总经费高达亿欧元,其中80%来自于外交部。因此,无论从理念还是从机制上看,文化到头来还是服务于外交。
处在变革中的法兰西(1)
一个农民砸了麦当劳
——从“博韦现象”看全球化对法国社会带来的冲击
我要给读者介绍的若泽·博韦,是法国中部拉尔扎克山区一个养羊的农民,年近50,蓄着一抹很有特色的八字胡,抽着烟斗,一副典型的法国农民派头。他从1973年起经营着一个有几十公顷土地的农庄,养着一群山羊和肥猪,还生产羊奶酪。但殊不知老土博韦并不土,此前也不是农民,更不是农民出身,其父为堂堂的教授,系1971年加入法国籍的卢森堡人。博韦曾进过大学哲学系,但中途辍学,后来自愿当了农民。 1987年,博韦创建了“农民联盟”,这个仅有万名会员的组织,与传统农会对立,影响却远远超过后者。
1999年,是世界全面认识博韦的一年。是年6月,博韦带领一帮法国农民在法国南部城市蒙彼利埃摧毁了“国际农业经济研究中心”试验田的3000株转基因稻秧;8月,他率众砸了法国南方阿韦龙省米约市的一家麦当劳;11月底,他带了250公斤法国羊奶酪出席美国西雅图全球化峰会。他之所以带羊奶酪,是因为当时美国对包括羊奶酪在内的部分法国农产品课以100%的关税。博韦一路分送奶酪,一路誓言反对全球化,特别是其流利的英语,使美国人民对其刮目相看,一时成为美国媒体明星,尤其是博韦砸米约市麦当劳之举,从此为其引来了一场备受世界主流媒体关注的“官司”。CNN等世界媒体领袖居然直播他两年后在米约市法院那小得只能容下几个人的法庭上的“官司”和博韦开着拖拉机,亲自到监狱服刑的场面。
话说西雅图峰会后,博韦走印度,去巴西,同世界各国的反全球化组织联络,成为反全球化专业户。然而,博韦因其破坏活动,屡次遭到法国警方监禁或罚款。但抓一次,老百姓同情一次。这个留着八字胡、烟斗不离手的农民,居然成为法国社会的反美斗士、环保和农村现存生活方式的坚定捍卫者。在法国一时出现了“博韦现象”,法国舆论将其称之为法国家喻户晓的连环画中抗击罗马人入侵的高卢英雄阿斯特里克斯(ASTERIX)的再现,是法国的“田野里的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