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部分(第2/4 页)
有胡雪岩在座,那老萧不似刚才那样嚣张了,但话仍说得很硬。原来周理堂在方九霞定了一柄玉镶金如意,工料总计九千银子,只付了两千定金。如意制就,来催交货,周理堂无以为应。就在这时候,广西巡抚亦派人来采办贡品,因为时间迫促,颇为焦急;老萧打听到这件事,上门兜揽生意。说湖北巡抚订的玉镶金如意,愿照原价转让。如意上所錾的『天保九如』字样,以及上款都可不动,下款只改动省名、姓名便能合用,毫不费事。
广西的差官办事很干脆,也很精明,估价九千银子不贵,愿意照价收买,但必须能够证明,湖北的差官确是放弃了才能成交。
为此,老萧便来逼周理堂,限期取件,否则没收定金,作为补偿损失。周理堂手头不硬,口头上就不能有软,正在磨得心烦意乱之时,胡雪岩来了。
弄清楚了是怎么回事,胡雪岩便开口了,『老萧,』他问∶『你打算怎么样?』
胡雪岩一出头,老萧便知如意算盘落空了,『胡大先生晓得的,这两天金价又涨了。』
他说∶『打周大老爷的这柄如意,说实话已经亏本了;而且吃本很重,再拖下去,利息上又是损失,我对我们东家不好交代。』『那末怎么样呢?』
『我想,再等三天。』
『不必。』胡雪岩转脸对周理堂说∶『理翁,这是笔小数,你为啥早不跟我讲,宁愿来受他们的气!』说着,从马褂口袋里掏出一个信封,递了过去。
抽出来一看,是一万四千两的一张银票,心里又甜又酸,几乎掉泪。
胡雪岩怕他说出什么过于谦卑的话,当着老萧面连自己也失面子,所以很快地说道∶『老萧,你快回去,把金如意送来;周大老爷验收不错,自然分文不少你的。』『是,是!』老萧诺诺连声,『马上送来,马上送来。』『慢慢!』胡雪岩将老萧唤住;转脸说道∶『理翁,我想送了来也不好,一则要担风险,再则也怕招摇。不如我陪理翁到方九霞验货,果然不错,就把余款付清了它,叫方九霞出张寄存金如意的条子,动身的时候直接送上船,岂不省事。』『说得是。不过不敢劳雪翁相陪,我派人去办这件事就是。』
当下将他随带的一名司事找了来,拿胡雪岩的银票交了给他,——交代清楚。等司事跟老萧一走,方始开口道谢。『小事,小事!』胡雪岩问道∶『理翁还有什么未了?』『多谢,多谢。没有了。』周理堂紧接着问∶『这笔款子,如何归还?』
『悉听尊便。』胡雪岩紧接着说∶『倘或理翁没有急事要办,我想请理翁指点,指点迷津,我是怎么想不开?我自己倒不觉得有什么事老挂在心里。』『以雪翁的智慧,自己觉得,就不致于想不开了。正因为那个念头隐而不显,所以居恒郁郁。』周理堂又说∶『看相这件事,本无足奇;不过在脸上看到心里,也要有些阅历。雪翁心中有贼,此贼不除,精神就好不起来。』『喔!』胡雪岩也听说过『去山中贼易,去心中贼难』这句成语,当即问说∶『我心中之贼是指啥?』
『钱,一个钱字。』周理堂问∶『雪翁是不是常常想到它?』『我是开钱庄的。』胡雪岩笑道∶『我们这一行,称之为「铜钱眼里翻斤斗」,不想到钱,想什么?』
『是不是?我说雪翁心中有贼!雪翁是大英雄,何以亦为孔方兄所困,跳不出来?』
听得这话,胡雪岩不免惭愧,想了好一会说∶『理翁的话,我听出点味道来了。就不知道怎么才能跳得出来。要我不想到钱这一个字,只怕不容易;从小学生意就是学的这个,根深柢固,跟本性一样了,怎么能不去想它。』『想也可以。只要不是想赚钱,而是想花钱,就跳出来了。』『这话,还要理翁明示。』『道理很简单。』周理堂说∶『譬如雪翁想造一座花园,这是花钱;可是所想的是如何起造楼台、如何罗致花木、如何引泉入园、如何请人品题。这些东西想起来是很有趣的,自然而然把个「钱」字忘掉了。当然,这也不是人人办得到的,力量不够,要为钱犯愁,反而是自寻烦恼;雪翁根本不必愁钱,当然也就不会有烦恼。』这使得胡雪岩想起了一个人的话;此人姓雷,江西人,他家从康熙年间开始,世世代代在内务府当差,凡有宫殿营造之事,都先找他家设计,然后按照尺寸比例,用硬纸版烫出样子来。出了名的『样子雷』,耳姓名反而不为人所知了。有一年胡雪岩进京,在应酬场中认识了『样子雷』,听他谈先世的掌故,说他家全盛时代是在乾隆十六年以后,主要的职司是扩建一座圆明园,建成了请皇帝来看,某处不妥,立即拆掉改建,改得不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