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部分(第2/4 页)
乱将平,外患不可不防。倘或外人由闽浙海面进犯,守土之责,全在大人。如果不作远图;虽不致于闹出叶大人在广东的那种笑话来,可也伤了大人的英名。』所谓『叶大人』是指『不战不和不守,不死不降不走』,客死在印度的两广总督叶名琛。拿他作比,稍觉不伦;但就事论事,却是前车可鉴。左宗棠很起劲地说∶『你说得一点不错!益见得我责无旁贷,雪岩,我决计要办船厂。』『只要经费有着,当然应该办。』『经费不必愁。当然购船,是由各海关分摊;如今当然仍照旧章###。不过,闽浙两海关,格外要出力。』『那是一定的。不过——。』胡雪岩沉吟着不再说下去了。
左宗棠知道,遇到这种情形,便是胡雪岩深感为难,不便明说的表示;可是他也知道,到头来,难题在胡雪岩也一定会解消。最要紧的是,让他无所顾忌,畅所欲言。因此,他了以闲豫的神态,『不必急,我们慢慢谈。事情是势在必行,时间却可不限。』他神秘地一笑到,『等我这趟出兵以后,局面就完全掌握在我手里了;要紧要慢,收发由心。』
这最后两句话,颇为费解;就连胡雪岩这样机警的人,也不能不观色察言,细细去咀嚼其中的意味。
看到左宗棠那种成竹在胸,而又诡谲莫测的神态,胡雪岩陡然意会;所谓『要紧要慢、收发由心』,是指入闽剿匪的军务而言。换句话说,残余的长毛,他不但自信,必可肃清;并且肃清的日子,是远是近,亦有充分的把握,要远就远,要近就近。
这远近之间,完全要看他是怎么样一个打算?勤劳王事,急于立功,自是穷追猛打,克日可以肃清;倘或残余的长毛有可以利用之处,譬如借口匪势猖獗,要饷要兵,那就必然『养寇自重』了。
想到这里,就得先了解左宗棠的打算∶『大人,』他问,『预备在福建做几年?』
『问得好!』左宗棠有莫逆于心之乐;然后反问一句∶『你看我应该在福建做几年?』
『如果大人决心办船厂,当然要多做几年。』
『我也是这么想。』
『做法呢?』胡雪岩问,『总不能一直打长毛吧?』『当然,当然!釜底游魂,不堪一击;迁延日久,损我的威名。不过,也不必马到成功。』说到这里,左宗棠拈髭沉思;脸上的笑容尽敛,好久才点点头说∶『你知道的,广东这个地盘非拿过来不可;兵事久斩,只看我那位亲家是不是见机?他肯急流勇退,我乐得早日克敌致果;不然就得多费些饷了。你懂我的意思吗?』
『懂!』胡雪岩说,『我就是要明白了大人的意思,才可以为大人打算。』
『那末,如今你是明白了?』
这是提醒胡雪岩该作打算了。他精神抖擞地答说∶『只要广东能听大人的话,事情就好办了。我在想,将来大人出奏,请办船厂,象这样的大事,朝廷一定寄谕沿海各省督抚,各抒所见。福建、浙江不用说;如果广东奏复,力赞其成。大人的声势就可观了。』『正是!我必得拿广东拉到手,就是这个道理。南洋沿海有三省站在我这面;两江何敢跟我为难?』
『两江亦不敢公开为难;必是在分摊经费上头做文章###。说到办船厂的经费,由海关洋税项下抽拨,是天经地义的事。北洋的津海关,暂且不提;南洋的海关,包括广东在内,一共五大关∶上海的江海关;广州的粤海关;福建的闽海关跟厦门关;我们浙江的宁波关。将来分摊经费,闽、厦两关以外,粤海关肯支持,就是五关占其三;浙江归大人管辖,马中丞亦不能不卖这个面子。这一来,两江方面莫非好说江海关一毛不拔?』
『对了!你的打算合情合理;其间举足重轻的关键,就在广东。雪岩,我想这样,你把我这个抄本带回去,参照当年购船成例,好好斟酌,写个详细节略来;至于什么时候出奏,要等时机。照我想,总要广东有了着落,才能出奏。』『是的。我也是这么想。』胡雪岩说,『好在时间从容得很,一主面我先跟德克碑他们商量;一方面大致算一算经费的来源。
至于筹备这件大事,先要用些款子,归我想办法来垫。『』好极!就这么办。不过,雪岩,江海关是精华所在;总不能让李少荃一直把持在那里!你好好想个法子,多挖他一点出来!『』法子有。不过,『胡雪岩摇摇头,』最好不用那个法子!『』为什么?『
『用那个法子要挨骂。』
『这你先不必管。请说,是何法子?』
『可以跟洋人借债。』胡雪岩说,『借债要担保。江海关如说目前无款可拨,那末总有可拨的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