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部分(第1/4 页)
『老太爷也是,就看得我那样子的老脸厚皮。』七姑奶奶笑着站了起来,『我先进去跟老姑太太谈谈,请小爷叔代我说吧!』
老姑太太是老太爷的妹妹,也七十多了,耳聋口拙,没有什么可谈的,七姑奶奶无非是托词避开,好让胡雪岩谈她的亲事。
七姑奶奶的没有一个归宿,原是者太爷的一桩心事,所以听得胡雪岩细谈了经过,十分高兴。尤其是听说王有龄以知府的身分,降尊纡贵,认出身江湖的七姑奶奶作义妹,更觉得是件有光彩的事。这一切都由胡雪岩而来,饮水思源,说了许多感谢的话,同时因为裘丰言作胡雪岩的代表,在尤家与王家之间,要由他来从中联合安排,所以老太爷又向裘丰言拜托道谢。言出至诚,着实令人感动。
『老太爷,』胡雪岩最后谈到他自己的请求,『有件事,尤五哥不在这里,要劳动你老人家替我调兵遣将了!』
『噢!』老太爷一叠连声地说∶『你吩咐,你吩咐!』
等胡雪岩说明,要派两个人护送,料想是件轻而易举的事,却不道老太爷竟沉吟不语。
这就奇怪了,他忍不住要问∶『老太爷,莫非有什么难处?』
『是的。』老太爷答道,『你老弟是自己人,裘爷也是一见如故的好友,这件事说不巧真不巧,说巧真巧。不巧的不去说它了,只说巧的是,亏得你跟我说,不然,真要做出对不起朋友的事来了。』
听得这话,以胡雪岩的精明老到,裘丰言的饱经世故,都察出话中大有蹊跷,两人面面相觑,交换了一个眼色,自然还是胡雪岩开口。
『老太爷既当我们是自己人,那么,是怎么的「不巧」?何妨也说一说!』
『不必说了!不巧的是老五不在这里,在这里就不会有这件事。』老太爷平静地问道∶『裘老爷预备什么时候走?』
『我的货色还在上海,雇船装货,总得有三、五天的工夫。我听老太爷的吩咐!』
『吩咐不敢当。』老太爷说,『你明天就请回上海去预备。今天四月十四,准备四月二十开船,我们四月十九,在上海会齐。』
『怎么?』胡雪岩不解『我们』两字,『莫非┅┅』
『是的。』老太爷说,『我送了裘老爷去!』
『那怎么敢当?』裘丰言跟胡雪岩异口同声地说。
『不!』老太爷做了个很有力的手势,『非我亲自送不可。』说着,嘴唇动了两下,看看裘丰言,到底不曾说出口来。
『对不起,老裘!』胡雪岩看事态严重,也就顾不得了,径自直言∶『你请外面坐一坐,我跟老太爷说句话。』
『是,是!』裘丰言也会意了,赶紧起身回避。
『不必!裘老爷请这里坐!』老太爷起身又道歉∶『实在对不起!我跟我们胡老弟说句「门槛里」的话。不是拿你当外人,因为有些话,说实在的,裘老爷还是不晓得的好。』
交代了这番话,老太爷陪着胡雪岩到佛堂里去坐,这是他家最庄严、也最清静的一处地方,胡雪岩很懂这些过节,一进去立刻摆出极严肃的脸色,双手合十,先垂头低眼,默默地礼了佛,才悄悄在经桌的下方落座。
老太爷在他侧面坐了下来,慢慢吞吞地说道∶『老弟台,我不晓得这件享有你「轧脚」在内,早晓得了,事情就比较好做。现在,好比生了疮,快要破头了,只好把脓硬挤出来!』
胡雪岩很用心地听着,始终猜不透,裘丰言押运的这一批军火,跟他有何关系?但有一层是很清楚的,老太爷的处境相当为难,只是难在何处,却怎么佯也想不出。江湖上做事,讲究彼此为人着想,所以胡雪岩在这时候,觉得别样心思可以暂时不想,自己的态度一定得先表明。
『老太爷,』他说,『我晓得你拿我这面的事,当自己的事一样,既然这样子,我们就当这件事你我都有分,好好商量着办。如果难处光是由你老一肩挑了过去,即使能够办通,我也不愿意。』
『老弟台!』老太爷伸出一只全是骨节老茧的手,捏着胡雪岩的手腕说∶『我真没有白交你这个朋友。我把事情说给你听。』
真如他自己所说的∶『事情说巧真巧,说不巧真不巧』,这一批军人跟他的一个『同参弟兄』有关,这个人名叫俞武成,地盘是在扬州、镇江一带。
这时太平军虽已退出扬州,但仍留赖汉英扼守辰州,与清军刑部左侍郎雷正诚的水师,相持不下。太平军全力谋求打开局面,所以跟上海的洋商有交易,希望买到一批军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