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部分(第4/4 页)
计其数,俨然一个浓缩的地下龙宫。地下阴河里,可见一些从未见过的神奇生物,当地人说那是阴河里的冥鱼,这些鱼是供阴间的鬼怪食用。
关于飞龙洞的传说很多,其中最有传奇色彩的,莫过于“飞龙锁洞”的故事。
说是明神宗朱翊钧统治后期,宦官擅权,倒行逆施,政治日益腐化。当时的东林党人提出反对矿监税使掠夺、减轻赋役负担、发展地区经济等主张。因此遭到宦官及各种依附势力的激烈反对。齐楚浙党造天鉴诸录,加东林以恶名,并列党人榜于全国,凡列名者,生者削籍,死者追夺。大太监魏忠贤也指使党羽制造《东林点将录》,将著名的东林党人分别加以《水浒》一百零八将绰号,企图将其一网打尽。
湖南辰州府的杨姓一位文官因是东林党人,也受到冲击,并遭人陷害,于是愤然挂印而去,隐居于乡土乌龙山。可奸党要对东林党人斩尽杀绝,便追杀至此。杨姓文官便隐藏于飞龙洞中,还是被奸人发觉,追寻而来,将洞口团团围住。危急之际,突然天昏地暗,洞口烟雾缭绕,一条青爪巨龙从洞内驾雾而出,奸人大骇,丢魂落魄,竟自逃命而去,再也不敢来骚扰。
有人说这是土家人的祖先显灵,有人说这是神仙下凡庇护忠良,说法不一。此洞故名飞龙洞。
神秘的传说,加上深山旷野,使得飞龙洞平素极少有人光顾。洞内寒气逼人,阴森得很,当地山民独自一人是不敢贸然进洞的。只有土家人“过赶年”的时候,土家人便从四面八方聚集而来。”过赶年”是土家人的习惯,这个节日也有些来历。
明代土家族士兵奉调东南沿海出征抗倭,军令紧急,便提前过年,奔赴前线,并立下“东南战功第一功”,后人为纪念此次出征,便将年节提前,形成赶年节俗。每当“赶年”来临,土家男女老少便身披土花被面,手举龙凤大旗,肩扛鸟枪、梭镖、齐眉棍,浩浩荡荡而来,聚集于飞龙洞内的中央大厅,一起欢庆,跳起万人摆手舞,气氛异常隆重。
当我们一行抵达飞龙洞的时候,缕缕薄雾从洞里袅袅飘出,山洞已是一片热闹,给宁寂的山谷增添了几分并不刺耳的喧嚣。
一面巨大的幡旗飘扬在洞口的上方,旗帜两丈见方,上面刺绣着“走尸”两个大字。
洞口围满了人群,这使我大感意外。在我的预想中,赶尸大会只有赶尸人参加,人数应该不会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