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第3/4 页)
主要著述有《古代和阗》、《塞林提亚》、《亚洲腹地考古记》、《斯坦因西域考古记》等。
[5]伯希和(PaulPelliot,1878~1945年),法国人。曾在法兰西远东学院(河内)任职,后率一考察团于1906年取道中亚进入中国。在华八年期间,他主要在新疆、甘肃一带活动,获取大量重要文物资料并携往巴黎。伯氏在东南亚史、古代中国与东南亚交通、蒙古史、西域史、敦煌学的研究方面颇多建树,对匈奴西迁、吐火罗语言、佛教东渐、马可·波罗来华等问题都提出过新见地,在中外关系史研究中占有相当高的地位。
▲BOOK。▲虹桥▲书吧▲
第10节:第1章 引论一、汉代中西关系研究的背景(8)
[6]科兹洛夫(KuzmichPeterKozlov,1863~1935年),俄国人。他参加过六次对中亚地区的探险考察,尤其是对匈奴古墓群的发掘工作令人瞩目,使古代中国西部民族关系研究的历史资料为之丰富(见其《蒙古北部探险考察记》)。
[7]首篇《元也里可温考》发表于1917年,后多次修改,1934年定稿为《元也里可温教考》。其他三篇:《开封赐乐业教考》(1919年)、《火祆教入中国考》(1922年)、《摩尼教入中国考》(1923年)。
[8]例如向达译《斯坦因西域考古记》,郑元芳译羽田亨之《西域文明史概论》,杨炼译藤田丰八之《西域研究》,傅勤家译白鸟库吉之《康居粟特考》,王古鲁译白鸟库吉之《塞外史地论文译丛》,杨炼译桑原骘藏之《张骞西征考》等。
[9]冯氏主要译著有:《昆仑及南海古代航行考》(费琅)、《佛学研究》(普纪共司基等)、《史地丛考》、《交广印度两道考》(伯希和)、《中国西部考古记》(色伽兰)等近百种,仅《西域南海史地译丛》九册,就包括伯希和、沙畹、列维等人论文八十一篇。他又译有《马可·波罗游记》三册,并详加考释,是为该书第一全译注释本。
[10]如岑仲勉力作《中外史地考证》(1962年版)汇集了史地考证文章六十余篇,对古地名还原、交通线路探索及史实的论述,皆多创获。他的《汉书西域传地里校释》(1959年脱稿,1981年出版)更为廓清汉代中西陆路交通线上的社会地理概貌作出不朽贡献。
[11]在中西交往方面的代表性著作有:季羡林的《中印文化史论丛》(1957年)、向达的《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1957年)、章巽的《我国古代的海上交通》(1956年)、贺昌群的《古代西域交通与法显印度巡礼》(1956年)、陈竺同的《两汉与西域等地的经济文化交流》(1957年)、安作璋的《两汉与西域关系史》(1959年)等。马长寿的《北狄与匈奴》则从民族史的角度揭示了古代跨境民族的发展史与中西交通的关系。朱杰勒、章巽还分别翻译出版了《大秦国全录》、《中亚古国史》等名著,开阔了国内研究的视野。
[12]其中与古代中西交往有较大关系的如:夏鼐的《考古学和科技史》(1979年),杨建新、卢苇的《丝绸之路》(1981年),王治来的《中亚史》(第一卷,1981年),朱杰勤的《中外关系史论文集》(1983年)、《中外关系史译丛》(1984年),周连宽的《大唐西域记史地研究丛稿》(1984年),黄盛璋的《历史地理论集》(1982年)等。
[13]如《新疆简史》(1980年),林干的《匈奴史》(1977年)、王明哲、王炳华的《乌孙研究》(1985年)、孟凡人的《北庭史研究》(1984年)等。
[14]主要有:常任侠的《丝绸之路与西域文化艺术》(1981年)、沈光耀的《中国古代对外贸易史》(1985年)、沈福伟的《中西文化交流史》(1986年)等。
[15]较重要的是:《吐鲁番出土文书》、《居延汉简》、陈梦家的《汉简缀述》(1981年)、黄文弼的《新疆考古发掘报告》(1984年)、《疏勒河流域出土汉简》(1984年),还有考古研究文集,如《新疆考古三十年》(1983年)、《汉简研究文集》(1984年)等。
[16]如黄靖关于中亚史的一系列论文皆有新的见解。余太山的《条支、黎靬、大秦和有关的西域地理》一文详引大量史料,比较各家观点,去伪存真,弄清条支和大秦的地理问题,基本解决了这个长期未决的争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