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第3/4 页)
:“下面已经拿出了意见,上级就不好干涉;真要我们来办的话,除非你把户口迁到宁波来,就可以直接给你出具证明了。”
户口迁移?那多难啊!难道真是“苍蝇碰在玻璃上――有光明无前途”?
马来西亚那边, 马哈蒂尔总理也询问李锦成先生:“徐老师的出国手续办得怎么样了?”
李锦成是我与马哈蒂尔总理会面时的中文翻译,华裔马来西亚人,也是佛教的在家弟子。李锦成善解人意地告诉我:“国际长途电话费挺贵的。你不用打电话给我,我定期跟你联系。”
李锦成隔三岔五地为出国问题给我打电话,一打就是5个多月,费用高达2万多元人民币。
那一阵子,李锦成电话里常流露出焦灼情绪。他说,你还没有办好手续,连马哈蒂尔总理都着急了。
李锦成看出了总理急迫的心理,就提了这样一个建议:“首相,您是否考虑可以换一个人?邀请徐思众这样困难,邀请别人恐怕就要顺利得多。”
马哈蒂尔总理抬起头来盯着李锦成看了好一会儿,蹦出了几个字:“不可以!我就要徐思众。”
。 想看书来
(16)小人物办成事,非要有牛皮糖精神
“这个老师有料!”
我虽是所谓“特殊人才”,但却没有背景,没有关系,是个小人物。这样的小人物要办成一件事,必须要有“牛皮糖”精神——韧劲十足,锲而不舍。只要有百分之一的希望,就投入百分之百的努力。
我决定迁户口。迁到宁波市,那是从小地方迁到大地方,难度太大,几乎不可能。而迁到某个县城去,难度降低,却不划算。最好的办法是迁到和慈溪市大致相等的县级市。突然间,我想到了慈溪市不远的一个县级市——温开市(化名)。
温开市有一个算盘工厂,我搞珠心算培训需要的大量算盘,都是在这个厂购买的。想必厂长会给我这个面子,帮我这个忙。
果然,厂长听完事情原委,立即表态:“放心吧,徐老师,我一定全力以赴办这件事。”
温开市有一个政策,就是用比较优厚的条件大力引进人才,所谓筑巢引凤。算盘厂厂长就把我作为特殊人才,上报有关单位。果然,一路绿灯:批准将徐思众作为专业技术人才引进温开,并立即办理户口迁移事宜。
9月20日,我终于拿到了出国护照。自马来西亚PM2020一方4月份发出邀请,到9月我办好出国手续,已历时5个多月。
当天晚上,我打电话给李锦成,兴奋地告诉他:“我的出国手续全部办妥了!”当时,因为兴奋,我的嗓音很大,女儿嘟着嘴提醒:“爸爸,你小声点,楼板要震塌了!”
1996年10月25日;我到达马来西亚,到1997年2月3日离开,共102天时间。期间;我为马来西亚###培训了216名小学珠心算教师。
马来西亚###将全国分成四个大区域:东马区、中马区、南马区、东海岸区,让我分别跑这四大区域,对那里的老师们进行轮换培训。
第一次培训,是中马区的一个叫太平的地方,那个地方离吉隆坡相当远。李锦成作为我的向导和生活翻译陪同前往。
第一天,计划50来个教师听课,可我走上主讲台,向台下一望,足有100多人。“为什么有这么多人来听课呢?”我心里直纳闷。但不及细想,只知道这是我到马来西亚的第一堂培训课,不能有半点马虎大意。
在国内,听我讲课的老师往往这样评价:徐老师,你讲珠心算哪里是一个数学老师讲课,分明是一个艺术家在激情四溢地当众演讲。
这不奇怪。古老独特的中国算盘,神机妙算的珠心算,本来就是艺术品,何况我钟情了那么多年?
中间休息。我从讲台上下来,李锦成眉花眼笑的。我问:“你怎么那么高兴啊?”
他向听众席上一呶嘴,“你知道今天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来听课吗?”
我摇了摇头。
“你知道不知道,马哈蒂尔总理,好几次举着你送给他的小算盘到国会上说,我要徐思众,我要徐思众的算盘,我要徐思众的珠心算教学法。总之一切都是徐思众的好。有很多人相信总理的眼光决不会错,但还有一些人并不以为然,认为总理是不是老糊涂了,这个珠心算谁都能搞嘛,光马来西亚就有80多个珠心算教育机构。你总理为什么要一而再,再而三的,非要让中国的徐思众千里迢迢到马来西亚教呢?这里还有不服气的意思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