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部分(第2/4 页)
水,不能是干的,要不这出来的味道就是油炸的了,带着水的吹筒仔经油一灼,再飞快地翻炒几下,几分钟之内就可以出锅了。
看着火候差不多了,赵海生撒上了一把盐,就盛到了碟子里。
“试一下我的这种做法!”赵海生笑着说。
吹筒仔绝对的新鲜!
其实吹筒仔很多人都吃过,就连不是在海边长大的人也都吃过。但是新不新鲜他们就分不出来了。
真正新鲜的吹筒仔只要不是油炸,不管是水煮又或者是象赵海生这种没灼的做法,一眼就能看得出来。
象在三个面前的这个碟子里的那十来只吹筒仔,身圆而微鼓,而且整个吹筒仔的身体外面是一层薄薄的红色的膜!
越是新鲜的吹筒仔,这一层膜就越红,如果不新鲜,那不是没有这层膜,就是这层膜象一块破布一样,又或者是颜色很淡,接近白色。而且不新鲜的吹筒仔煮完之后,就算是一只烂麻袋一样干瘪难看,难以入嘴。
“呵,这吹筒仔不用吃,光看就知道是好东西!”孙志成乐呵呵地说。
……
看着黄军平和孙志成离开的身影,赵海生心中知道自己又谈成了一笔生意,而这笔生意对于自己的商业王国的开拓那是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原因无它,只是因为黄军平是广州这个时候还很少见的一个五星级酒店的主人。
他知道从此之后,他的海鲜就走上了上层路线!。
第一卷大海啊,我的故乡!第三十六章全城轰动的街头派传单 就在赵海生和黄军平、孙志成在总店的后面的院子里品尝着美味的八爪鱼和吹筒仔的时候,在广州的一些主要的路口却生了一件造成了全城轰动的事情。
小六子站在一个十字街头,看着这街头那如潮水般在涌劝的人潮,心里不由得心花怒放!
虽然头顶上太阳正在热情地散着它的热量,但是小六子对此一点也不在乎,在海边长大的人,多大的太阳没有见过?
在海上行船,无遮无挡,再加上海水的反光,夏天的时候那太阳才叫一个烈,相比之下,现在在小六子头顶的那个太阳还真的只能算是小意思了。
如果这个时候有人问小六子对头顶上的太阳有什么感觉,他肯定会一愣,然后问一句:“这也叫太阳?”
说老实话,虽然这面时间也经济跑广州,但是每一次来都是开车上来送海鲜,送完就马上又回去,小六子还真没有来这大街上逛过。
这个时候看到这么多人,小六子真的是刘姥姥初进大观园,那真的是眼花缭乱得很。
“这真的是大海啊全是水,城市啊全是人!”半晌之后,小六子感叹着说。
“六子哥,时间快到了。”一个年纪在十五上下的小青年跑到了小六子的身边说。
在赵海生的面前,小六子只是小六子,但是在这些年纪在十五六的村中的青年的面前,他就是六子哥。
收回自己的视线,小六子知道该干正事了。
“都准备好了没有?”小六子问。
“哈!六子哥,你放心,都准备好了!”
“怎么样,这么多人,怕不怕?”小六子问。
“不怕,这有什么好怕的?我们以后还想跟着你和海生叔跑车呢,这点事情都不敢干,那还能干什么?”
小青年挺起了自己的小胸膛,大声说。
“啪!”
小六子在这个小青年的脑袋上拍了一下,说:“行!等过两年,跟着你六子哥跑车!”
“哈!好!那六子哥,就这样说好了!”
小青年乐得跳了起来。
“行,我答应了就不会忘记的了,现在你赶紧去,时间快到了,这次的事情干得漂亮点,这样我好跟你海生叔说。”小六子笑着说。
“好啊好啊!”小青年跳起来,转过身去就跑开了。
小六子摇了摇头,笑了一下,也跟在后面走了过去。
他知道赵海生的这件事情的重要,所以虽然已经准备好了,但是他还是得好了盯住才行。
看着排着队站在自己面前的几十个小青年,每个人的身上都穿着一件衣服,衣服上面前后写的几个大字:
海潭镇海鲜专卖店,而在这些人的手里,还都抱着一大叠的东西。
没错,这些人手里抱着的正是传单!
赵海生宣传自己的海鲜店的一大绝招就是派传单!
这个时候人们做生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