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3/4 页)
马克在回忆录《在联邦调查局的金字塔里》,向我们讲述了他从一名敢于冒险的联邦调查局探员成长为时任联邦调查局局长约翰·埃德加·胡佛得力助手的历程。这部回忆录是马克在自己职业生涯的低谷时写的。当时他正遭受不公正的审判,罪名是授权对一个国内恐怖组织“地下气象员组织”进行非法的入室搜查。他痛斥指控者,否认自己向伍德沃德和伯恩斯坦泄露水门事件的秘密(但他并没有否认自己曾是伍德沃德的消息提供者)。
在马克澄清了自己的真名后写的回忆录手稿中,他回忆了自己从事反间谍和打击犯罪活动的时光(有一些是他已出版的书中没有的故事)。那是他在联邦调查局比较开心的日子,心情较为轻松,也更为接近当年的“深喉”。他说出了自己引导伍德沃德(他强调不是泄露伍德沃德所不知道的信息)寻求水门事件真相的根本原因。在那些压力重重的紧张时刻,马克感到自己似乎被白宫、司法部甚至联邦调查局的新领导层围困了,他觉得自己似乎是孤身一人在为联邦调查局的清白战斗。他写道:“当时的糟糕情形是我无法用语言形容的,得有一个‘独行侠’绕过层层阻碍直刺白宫心脏。”这很符合他的公众形象。在人们心中,马克就是藏在停车场黑暗角落中的一个人影,引导着一个年轻的记者去追寻正义。马克把自己看成一个蒙面执法者,独自为正义而战。
现已九十多岁高龄的马克·费尔特仍然思维敏捷,善于表达。尽管双手颤抖得厉害,他依然有着令人愉快的幽默感和让客人宾至如归的领袖风范。他对自己生命中那些重要的人仍然记忆犹新:他已故的妻子奥德丽、他严厉的上司埃德加·胡佛,当然,还有鲍勃·伍德沃德以及其他人,尽管马克已经逐渐淡忘自己作为“深喉”的那段经历——秘密会见伍德沃德,决定如何引导他发现事实,掩藏自己的行踪防止暴露身份等等——可现有的记录已经足以告诉我们世上最著名的线人是如何产生的。我们搜集和整理了马克的大量手稿,排列出造就了“深喉”这一神秘人物的事件和因素,包括最初他追踪纳粹和苏联间谍,打击堪萨斯城犯罪团伙和后来成为联邦调查局里胡佛理念的捍卫者等等。本书将使我们所知的马克·费尔特其人其事变得更加丰富清晰,并带我们深入了解是什么促使他成为了“深喉”。
二
马克曾经也风度翩翩。他身高六英尺,通过经常锻炼保持了好身材和健康,还是个不错的运动员。他那异常浓密的黄棕色头发在20世纪60年代时变成了漂亮的银白色,配着那双明亮的蓝眼睛十分协调。他的嘴唇总是略微向左翘起,使得他的下颚线条显得更为刚劲,并给人一种沉思的感觉,还能稍作改变就扮出一副怒容或是动人的微笑。
他戴一副黑色角质框架的眼镜,喜欢穿带有明亮蓝色或灰色条纹的西服; 配以笔挺的白衬衫和意大利风格的领带,做工非常精细。他站如松、坐如钟,形象气质令人起敬。
马克善于倾听,总是通过别人说的话观察、感受和捉摸对方的心理活动,自己不轻易开口,而且他所用的语言始终简洁明了。这种少说多听的特点使他能在不同的对象面前展现不同的个性。在一线探员面前,他作为监察处高层官员总是一副威严、铁面无私和喜欢寻根问底的执法者形象;而在其他联邦探员的妻子眼里,他是一位友善、细心和有魅力的绅士;在白宫里的对手们看来,他是个难以捉摸的同僚,办事审慎高明;在他的上司印象里,他是个刻板却勤勉的下属。一名1970年退休的联邦调查局高级官员卡撒·“德科”·德洛克曾经说:“马克令我想起一位安静的基督教浸礼会牧师,看上去不像一个领导人,而是一个恪尽职守的职员。”
序言(4)
马克是用心培养出这种改变形象的本领的。在20世纪60年代身体语言还是个新概念的时候,马克就开始留心学习这种技巧。马克有一个老朋友、老邻居比伊·里德·伯克,是一名营销顾问。他说马克对销售心理学很有兴趣,常常向她讨论这方面的知识及措辞和表达的技巧。马克的聪明给伯克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她说:“马克的洞察力异常敏锐,谁也休想骗过他。”
正是这些特点使马克成为联邦调查局传奇人物胡佛的得力下属。善于倾听的马克懂得让热衷于发言的胡佛觉得每个决定都是他的主意。毫无疑问,马克深谙与胡佛打交道的方法,他对自己的本事很满意。另一方面,胡佛也同样让马克折服。这令马克传承了胡佛在水门事件前就树立起的联邦调查局的光辉形象:一个追求美国最崇高的价值理念,拥有世界上最优秀、最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