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部分(第3/4 页)
,早去早回。”晓蕊说:“好的伯母。”
俩人漫无目的的在村北边的路上散步,我给晓蕊介绍着我们家乡的风土人情,晓蕊也时不常的说说他们那边的风土人情。天上有太阳,又有些不大的西北风,天气虽然有些冷,但是我和晓蕊在一起这么边走边聊并没有感觉到天有多冷。偶然遇到乡里的熟人,熟人打招呼说:“再续,你女朋友吧。”我则笑着说:“目前还不是,她是我同学。”人过去之后,晓蕊则说:“你这人真讨厌。”我说:“本来就是同学吗。”晓蕊说:“同学就同学吧,以后我不来就是了。”我说:“别生气,我跟你开玩笑呢。”晓蕊笑着说:“我也跟你开玩笑呢。”
饶了一圈,五点多回到家中,客厅里晓蕊看电视,我到房间里把自己的行李箱和背包再次收拾好。六点我父母叫我们吃完饭,因为是晚餐,母亲还有开车送我们,所以母亲也没有喝酒,父亲喝了杯红酒,我陪晓蕊喝了罐露露,母亲把饺子端上来,大家吃饺子。
吃过晚饭,父亲收拾碗筷,母亲则陪晓蕊在客厅里看电视聊天。晚上七点半,我把我的行李和随身携带的背包放到车上,晚上八点钟,母亲驾车,父亲坐副驾驶,我和田晓蕊坐车后座,一家人坐着小黑出了我们村。
出了村便上了万太路,沿着万太路东行两公里上平清大。华灯闪烁,四周寂静,夜行的客车载着不知道是回家还是外出的人们奔波在一个城市和另一个城市之间。我心里默默的念叨:别了我的家乡,不知道何时再回到你身边。
九点十分,我和晓蕊在滦州火车站广场下车,在我和晓蕊的一再督促下,母亲才开车载着父亲先回家去了。临行时,我母亲说:“上车了给我发个信息,到了也发个信息。”我大声说:“好的,娘,再见。”晓蕊摇摇手说:“再见、伯父、伯母,一路慢行。”喇叭一响,母亲开车离开了火车站广场,看父母离去,我和晓蕊提着行李,背着背包,俩人凭票进入了候车大厅等候检票。(未完待续。。)
&欢迎多提宝贵建议。
离乱青春之青春的思量75
公元2044年3月4日目送我母亲驾驶着我们家的小黑离开滦州火车站广场,我对田晓蕊说:“走吧,时间还早着呢,我们先到候车大厅候车吧。”田晓蕊说:“好的。”晓蕊在前,我在后,俩人拉着拉杆箱,背着背包一前一后的走进滦州火车站候车大厅。大厅内因为有暖气,比外面暖和多了。虽然是春运高峰期,但是因为是夜间,所以候车的人并不是太多。
俩人走进候车大厅,见k298次的站牌前已经有人排队等候了。人也不是太多,我俩就把拉杆箱放到排队等候人的身后,俩人就近坐到了旁边的座椅上。闲着没有事晓蕊从背包里拿出一本书翻看,我说:“晓蕊,你看啥书呢。”晓蕊把书合上,递给我说:“假期没事,借了本《红楼梦》看呢。”我说:“你看了红楼有啥感想呢。”晓蕊说:“我看红楼啊,就是看热闹呢。我对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很同情,经常看的我泪流满面。”我说:“红楼我也曾经粗读过一遍,透过书中鲜明的人物,展示了一个封建世家从中兴到败落的过程。书中所有的人物无不是性格决定命运,命运决定一生荣辱的。比如说:晴雯这个人物,聪明伶俐,不让人,然身为下贱,过于逞强,最后导致晴雯悲惨的死去。”
晓蕊说:“红楼是一门大学问,有专门研究红学的大家,我们这点感想也只配看看热闹,了解了解诗词罢了。”我说:“看来妹子看红楼还停留在装点门面的阶段呢。”晓蕊笑着说:“再续,你说对了。”
我说:“一部经典巨著,要想看得透彻,就要先掌握小说的整体构思和脉络。什么是小说的脉络呢。”晓蕊说:“我理解小说的脉络就是作者叙述故事的线。”我说:“晓蕊说的很对,脉络就是作者的视角。有些小说作品,支脉很简单。往往就是以作者的视点为脉络,叙述故事,有的具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视点。我看红楼里的视点至少应该有三个视点,也就是有三个写作脉络。”
听我这么一说,晓蕊感觉到有些疑惑,以请教的姿态说:“愿听再续你详细论述一下。”我说:“不敢班门弄斧。”晓蕊说:“再续,我可是诚心求教,你怎么拿我开心呢。”我说:“我怎么敢呢。”晓蕊举起右手,朝我的肩膀拍了一下,轻声的说:“那还不快说。”
我一本正经的说:“这第一个视点就是超神的视点。这个视点是以警幻仙子和一僧、一道的视点,我认为这就超神视点。就好比是书中人物命运的符咒,怎么走也走出去命运的符咒,所以我说这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