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部分(第2/4 页)
老一向自矜荥阳郑氏的门第,对续谱之事很是严苛。此外,其他六房的家长也都有很大的影响力。只有得到他们的认可,才能被接纳为荥阳郑氏。”
“你东家是十一房,听说在族中也很是能说得上话。”郑钧和掌柜闲聊着。
掌柜面露得色:“客官说的是,别看我们东家是庶支,但祖上却是我大隋开皇年间第一次科举的状元。太老爷、老爷也都在地方上任官。如今大公子在帮族长打理族中事务,听说以后也是要走仕途的。”
“原来如此,怨不得掌柜你也与别家不同,自有一番大家气象。”郑钦毫不吝啬自己的夸奖。
掌柜脸上笑容更胜:“不敢当客官的夸奖,小人不过是奴才而已。”之后更是知无不答。
旅途劳顿,当晚涵因却不知怎么,一直翻来覆去睡不着。
迷迷糊糊,半梦半醒之间,似乎有个声音在轻轻的呼唤她:“熙儿,你来了”
又是这个场景,她站在白茫茫一片的大地上,远处站着一个熟悉的身影。她看不清那人,却知道自己认识他,甚至非常熟悉他。
他低声呼唤着她前世的名字,那声音是如此的温柔。
那身影渐渐远去,她想追上去抱住他,却怎么也动不了,只能眼睁睁的看着他消失在视野之中。
涵因想喊“别走!”却怎么也喊不出口。
忽地被人一拍,醒了过来。
今天慕云上夜,跟她睡在一个屋里:“姑娘又魇着了,这些日子姑娘睡觉越来越不安稳。是不是因为想念老爷、太太?”
涵因喘着气,有些虚弱的笑笑,没有回答慕云的话。
离荥阳越近,她的梦魇就越频繁。每次不是梦见那个熟悉的身影,便是梦到那个声音。曾经从不相信鬼神之后,经历过这两次的重生,她也不知道自己该信什么了,只知道自己是不怕什么报应的,自己这最大的鬼也不过如此了,那些人如今与她阴阳两隔又能有什么作为。
慕云把她扶起来让她醒醒神。“姑娘这便起身吧,今天要去老爷、太太坟前拜祭,二公子昨日特地叮嘱要早起。”
涵因点点头,慕云便出去叫祈月、沁雪她们进来伺候。(未完待续)
正文 第九十三章 拜祭
车行半日,日头逐渐将晨间的轻寒驱走,郑家兄妹一行终于到了郑伦的墓地。
郑伦的墓地在郑氏祖坟地的范围内,风水极好,规格是按照开国郡公的规制建造。郑伦生前位极人臣,生活奢靡至极,但是他死前却特意叮嘱薄葬,不知道是因为看透世情,还是怕被人盗墓。
涵因一袭玄色仙鹤松柏纹样襦裙和周围安宁肃穆的气氛很是相配。周围的松柏在微风的吹拂下沙沙作响,似乎在传达来自另一个世界的问候。
墓前一块龟趺螭首碑,墓碑上刻着大隋故右光禄大夫上柱国太傅兼太子少保尚书令荥阳郡开国公谥文烈公之墓。看着这一串串显赫的头衔,昭示着当年的郑伦是何等的荣耀煊赫,权势冲天,而如今也不过是黄土一抔,让人唏嘘不已。
文烈是郑伦的谥号,郑伦死后给他加谥在朝野还引起了一场不大不小的震动。郑伦的门生故吏奏请加谥“文正”,皇帝却令再议,后来又奏请“文忠”或“文成”,皇帝却不置可否,一些人闻到风声,开始上疏力陈荥阳郡公生前专制擅权、骄纵跋扈、结党营私等等,朝中分成两派相互攻讦,争论不休,最后是长公主说动太皇太后出面,加谥“文烈”,说服了皇帝和群臣,平息了这场愈演愈烈的争论。谥法中道德博闻曰文,学勤好问曰文;有功安民曰烈,秉德遵业曰烈,戎业有光曰烈。郑伦以科举出仕,却走了武官的路,曾打败突厥武勋卓著,而后匡扶新君。大权在握,一手遮天,但他同时也兢兢业业治理国家,稳定政局,多次颁布轻徭薄税的法令,平理刑狱,收拾了穷兵黩武的敬宗和沉迷于修仙的显宗留下的烂摊子,使国家的经济渐渐恢复。逐渐有了中兴之势。因此这个“烈”字也算是他一生的写照。
旁边有一块较小的墓碑是荥阳郡夫人的。
涵因本以为自己毫不在意,但真的跪在那块墓碑之前的时候,她才发现,那些埋入心底的记忆,像潮水一样涌进脑海,一点点将她淹没,眼前一片漆黑。
天禧元年。
“熙儿。你来了”郑伦微笑着,上下打量杨熙:“嗯,这身公主服色可比那身郡主更适合你。”
“不过是个公主名号,封号、食邑全都没有变,这样的虚名公主,太后都很不情愿呢。”杨熙轻哼一声。绝美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