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部分(第3/4 页)
放着一些人的把柄和罪证,这是她用来威胁人的手段,现在这些东西不知道被谁拿去利用了。
但他们没想到这个机关还有第三层。涵因卸下抽屉,拔下一根簪子腮进雕花按钮的缝隙中,将花心向外一抠,拔了出来,然后顺时针转了一圈,抽屉与上面床板之间的一个薄薄的夹板便可以被抽出来。
原来在抽屉的上面还有一个夹层,机关设计的很巧妙,卡在抽屉之中,如果不把抽屉卸下来,而只把雕花的花心拔出来,那么这层夹板还是会被卡在里面。那本让各方都觊觎不已的名册便藏在这个狭窄的夹层之中。
这份名册至今仍然没有被人拿走,涵因要感谢这个暗盒的精巧设计。这个夹层暗格并不是缀锦阁的设计,而是她的心腹太监李德全用他那一双巧手,在原本的机关上改造的。因此就连缀锦阁的人也不知道。
大部分人在解开一个机关之后,关注点便全在里面的东西上,少数人会发现抽屉里面的夹层,但是很少有人再去想到还会有第三层机关,尤其是在紧张的秘密搜索时候,这种思维的盲点就会更加突出。
而且第三层的夹板和床板几乎融为一体,里面的空间被书塞满,因此敲击并不会出现和别的地方不同的空洞声音。而那个夹板的小机关太过细小,能将那个小巧的花芯雕花抠出来的,需要借助细长的工具,那些人大多出没于晚间,灯光昏暗,很难发现其中的奥妙。
当然如果把这里全部拆掉,那么也根本没有什么秘密可言了。只是这里是长公主的殉国之处,为彰显孝悌之义,皇帝下令不得轻动。不过皇帝的人应该已经把这里悄悄的翻过几遍了,何况出卖她的人是自己的心腹,他们都有可能从缀锦阁得知这个暗格的事,再说发现了夹层中的东西,他们就该认为这里已经没什么好翻的了。
第三层的东西没有丢,说明李德全并不是出卖她的人,他那日一起被杀更证明了他的清白。
当然,皇帝不拆掉这里的另一个原因,就是想把这里当做诱饵,看看到底会有什么人按捺不住会上钩。
现在那些人虽然还是很想得到这本名册,但是在几次搜索都徒劳无功的情况下,应该会断定东西不在这个地方,或者已经被别人捷足先登了,因此早已放弃了在搜索这里了。而这个时候全天下被时疫闹的惶惶不安,也没有人再理这里了。
于是,涵因便钻了这个空子。她小心翼翼的将那本名册拿了出来塞进怀里。又将那个精巧的机关复原如初。
突然,外面传来“吱呀”一声,这是正殿沉重的大门发出的声音。涵因紧张的抬起头,什么人在这个时候竟然也来到了这里。
正文 第六十九章 来人
涵因在最里面的梢间,还有重重幔布的遮挡,因此烛火的光亮并不虞被发现。听见脚步声迫近。她赶忙熄灭了烛火,弯下腰,把手伸进床板的下面,在这里她可以触到石床的本体,不过这并不是一块整石,可以摸到一个凹槽,用力一扣,旁边的衣柜便悄无声息的划向一侧,直到柜子完全划开,涵因才放开手,地上露出一个盖子,这是一条通道,可以通到太液池边上的跃然居。
然而她并没有打开通道逃走,这个通道早就泄露出去了,在长公主被害的那天,曾派人试着从这里逃到跃然居,然而他们在密道中便发现跃然居已经被围了个水泄不通,只是那些人还没有找到密道入口,因此还没有从这里直接攻进来。派去的人又只好退了回来。
此时来的不知道是什么人,若是知道密道的人,她一定会被捉个正着,不能冒这个风险。
涵因没有抽回手,而是接着又短促而连续的向内按了三下相同的机关,柜子后面的看似严丝合缝的墙壁旋开了一个小口,这里是另一个密室,也是前人所做,这床、密道和暗室应该是在建造之时便精心设计好的。向外扣是打开柜子,再向内连续按三下,密室的门便打开了。
永安宫的第一位主人陈宣华,不仅是陈国公主,还是文帝的妃嫔,后来又成了杨广的宠姬,杨广为了讨取她的欢心,特地将永安宫重新翻修,又送来了各式奇珍异宝装饰宫阁,可谓是壁砌生光,琐窗曜日,极尽奢华精巧。即便过了一百多年,永安宫几度易主,窗廊雕饰、箱笼柜子还有不少是百年前的东西。比如这画石床,再比如这个床边的金丝楠木大柜。
永安宫向来是宠爱最盛的妃嫔居住之所,足见当年郑贵妃盛宠。
不过也有人传说,在这里居住的宠妃,虽然烜赫一时,甚至专房擅宠,但大多下场不好。从杨广的陈宣华到最后一位主人郑贵妃,再到实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