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部分(第1/4 页)
“天竺和尚?”张芝突然插话,似乎想起了昨天萧风刚入城时的情形,当时好像确实看到有一个天竺和尚在,“原来就是那个和尚啊……”
“壮士身世可怜,原来是同病中人……哎!”李傕听后,脸上颇有些动容,并且重重的叹了一口气。
王越见张芝都信了,他没有理由不信,所以也打消了对萧风的怀疑。
倒是贾诩嘿嘿笑了两声,在萧风听来,却极为的不舒服。不过,贾诩倒也没说信不信,而是直接问道:“萧壮士又是如何得知韩遂、边章、李文侯也参与叛乱之中的,莫非,萧壮士有未卜先知之术?”
☆、先零叛军(1)
萧风笑道:“我果若有未卜先知之术,还会站在这里嘛?关于他们几个人的事情,我也是道听途说,略有耳闻罢了。现在叛军已经兵临城下,诸位还在这里饶有兴致的盘问一个即将与你们并肩作战的人,传了出去,岂不是成为人的笑柄?”
贾诩呵呵干笑了两声,转身对太守张芝道:“大人,萧壮士所言非虚,我虽然和萧壮士也是萍水相逢,但是从萧壮士的言行举止来看,非贼寇所能拥有的。”
“嗯。”张芝略微点了点头,彻底打消了对萧风的怀疑,因为叛军发动叛乱的消息也并非是什么秘密了,昨天军报便已经传到了姑臧,说金城、陇西两地已经沦陷,叛军兵分两路,正正在朝汉阳、武威进发,一些人早有耳闻,一点也不稀奇。
张芝继续说道:“卧龙先生,据昨日抵达的军报上说,这次率领叛军前来攻打姑臧的是叛军首领之一的李文侯。关于李文侯其人,想必天狼寨的李寨主对他并不会陌生吧?”
李傕点了点头,娓娓道来:“这李文侯乃是北地先零羌人,故太尉段颖时,先零羌在北地发动叛变,段太尉曾率军痛击先零羌,平定诸羌叛乱之后,便将先零羌迁徙到了陇西郡内,居于河关,并强令先零羌首领更改汉名,这李文侯便是当时归顺汉朝的先零羌首领。此人弓马娴熟,膂力过人,而且箭术精准,是先零羌中一等一的高手。羌人崇尚武力,以强者为尊,所以李文侯堪称先零羌第一高手。”
张芝补充道:“此次李文侯前来,据报带了两万骑兵,声势浩大,我卧龙城中只有驻军五千人,加上李寨主天狼寨的八百骑兵,也不过才五千八百人,在人数上叛军远远多过我们,这场战争,只怕会很残酷……”
“太守大人听闻城中有卧龙先生,这才让我去请先生,共商大计,以求击退叛军。”李傕补充道。
贾诩一番若有所思的样子,淡淡地道:“鄙人家就在此处,若此城被叛军攻陷,城中百姓不仅会遭受磨难,就连鄙人的家室也会受到牵连。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先生所虑极是,希望城中多一些像先生这样的人,在大敌当前之际,能够舍生忘死,身赴国难,如此,我姑臧可保无虞。”张芝赞叹地道。
“大人乃父声名在外,自从大人上任之后,在大人的治理之下,武威郡的百姓都是安居乐业,不敢说夜不闭户、路不拾遗,至少也是百姓归心。若大人登高振臂一呼,城中热血男儿必然会争相跟随,城中两万户居民,至少可以临时征募一万兵丁,更何况姑臧地处东西交通的要道,城中客商在驿站住下的也不少,客商都雇佣的有马刀手,如果将这些马刀手组织起来,也可以自成一军。如此算来,只要我们坚守不战,必然能够保全此城。”贾诩当即抱拳献策献计的说道。
☆、先零叛军(2)
太守张芝,字伯英,乃是名动天下的“凉州三明”之一张奂的长子。张芝擅长草书中的章草,将古代当时字字区别、笔画分离的草法,改为上下牵连富于变化的新写法,富有独创性,在当时影响很大,有草圣之称。
但是,张芝却不喜欢做官,多次拒绝三府征召,潜心研习书法。不过,在三年前,乃父张奂病逝在弘农,弥留之际,留下遗言,告知张芝、张昶、张猛三个儿子,说“大丈夫处世,当为国家立功边境”,并要求张芝在自己死后葬在老家敦煌。张芝一一按照父亲的遗言来办,将张奂葬在敦煌之后,正好朝廷因为张奂之死,感念以前张奂的功劳,便封张芝为武威太守,张芝想起其父的遗言,这才答应做了武威太守,在武威一留便是三年。
而武威当地人,听闻张奂病逝,个个捶胸顿足,感念这个一代名将的陨落,便在姑臧城外立下了一座祠,并雕刻成石像,供奉在祠中,以供后人祭拜。
张芝听到贾诩的建议后,虽然感到很是不错,但是却还是摇了摇头,说道:“此计不错,但是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