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自古英雄沉下僚(第3/4 页)
八个兄弟手持棍棒、锄头、铁锨将他团团围住,把他围困在院子中间。
然而,他们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这个看起来并不起眼的“鸭司令”竟然还有一手好功夫。
只见他手持一根赶鸭子的竹竿,将其挥舞得虎虎生风,不仅挡住了众人的攻击,还反过来将这些男丁们打得鬼哭狼嚎,四处逃窜。
最终,他得意洋洋地哼着小曲,大摇大摆地离开了现场……
等到这家人回过神来,召集了村里更多的村民前来围剿他时。
李二蛋早已驱赶着鸭群沿着汉江顺流而下,消失在茫茫江水之中,完美地诠释了什么叫做“轻舟已过万重山!”
在放鸭的过程中,一些来不及出售的鸭蛋就会自然地孵化成了鸭苗。
这些刚刚诞生的小生命们,浑身覆盖着一层柔软的绒毛,模样憨厚可爱,但却极其脆弱。
如果要带着它们远行,那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于是,李二蛋便只能沿途叫卖这些鸭苗。
根据市场价格,每只母鸭苗大约能卖到一角钱。
,!
如果买家想要购买,李二蛋会先与他们达成一个协议:如果明年再次路过这里时,买家所购买的鸭苗是能够产蛋的母鸭,那么才需要支付相应的款项。
对于那些无法带来经济效益的公鸭苗,则无需付费,所有的损失都由李二蛋自己承担。
这样的预售方式,其实就是一种简单的民间契约。双方无需签订正式的合同,只需通过口头约定即可生效。
而且,一旦达成交易,就必须遵守承诺。这也被人们称为“摇头不算、点头成交”,是一种典型的口头君子协定。
然而,总有一些人想要利用这种漏洞来谋取私利。
比如一个名叫牛脑壳村的泼皮无赖刘二娃,他就看中了鸭司令李二蛋的善良和诚信,打起了歪主意。
李二蛋看着眼前这个男人,心中不禁有些无奈。
这个名叫刘二娃的男人,竟然一口气从自己这里赊走了十只鸭苗,而且还约定好了,如果这些鸭苗长大后是母鸭子,就会按照一只一角钱的价格来兑付。
这可是一笔不小的数目。要知道,当时五分钱就可以买一个鸡蛋呢!他这样的举动,在其他村民眼中简直就是一种奢侈。
然而,他们并不知道,刘二娃此时已经心生一计,想要耍赖不认账。
时光荏苒,转眼间一年过去了。
到了第二年秋天,当初那些向李二蛋赊购鸭苗的村民们纷纷如约而至,带着预付款来找李二蛋兑现。
而刘二娃也不例外,但他带来的却是一把五颜六色的鸭毛和十双已经干透的鸭噗。
“老李,你看看这些鸭毛和鸭掌,都是不能下蛋的公鸭子啊!”刘二娃把这些东西摆在李二蛋的面前,脸上露出一副委屈的表情。
他的嘴里还不停地抱怨着:“你卖的啥鸡巴东西嘛?为了节省粮食,我早就把它们杀了吃肉了!”
面对刘二娃的这番话,李二蛋并没有生气,只是微微一笑,挥挥手让得意洋洋的刘二娃离开了。
看着刘二娃离去的背影,李二蛋心中暗自冷笑。他心里清楚得很,刘二娃这是故意找茬,想要赖掉这笔账。
不过,李二蛋并不在意,因为他有自己的打算。
他知道,对付像刘二娃这样的人,需要用一些特殊的方法。于是,他决定给刘二娃一个教训,让他明白做人要诚实守信的道理
等他走远以后,有村民很鄙视地对李二蛋说:“刘二娃那个驴日的,听说你要来,就把鸭子关到他家堂屋里,不知道从哪儿找来这些东西蒙混过关呢!”
按照概率来说,鸭子的性别大致也是一半对一半,怎么可能十只鸭苗全是公的?李二蛋始终笑而不语
当天晚上。
正当刘二娃一家熟睡之际,堂屋的大门上传来了一阵“嘭嘭嘭”的敲门声!
声音一阵紧过一阵,毫无节奏可言,好像发生了什么大事情。
刘二娃揉着惺忪的眼睛,提溜着鞋子,嘴里骂骂咧咧道:“是谁啊?深更半夜的,报丧啊!”
他打开堂屋大门,一股凉风迎面扑来,让他浑身一哆嗦。
他定睛一看,只见筛子一样大小的黑色云团、针尖一样细小的黑色蚊子扑面而来,钻进他的鼻子、嘴巴、眼睛和耳朵里面
门外,皓月当空,却没有发现敲门的人!
刘二娃吓得打了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