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部分(第2/4 页)
那十二辆军用卡。当这十二辆盛载着三百四十多名中国勇士的汽车,徐徐驶出英国军营的时候,在公路的两侧,掌声与欢呼声突然如狂风骤雨般的响了起来。
不知道有多少中国同胞,就站立在公路的两侧,当谢晋元坐在军用卡车里,摇下了车窗,向公路两侧的同胞举手示意的时候,天空中突然下起了一片由面包、水果、香烟组成的雨点。
到处都是欢呼的人群,到处都是在手中不断飘动的小国旗,到处都是狂热的呐喊,到处都是火一样炽热的尊敬目光,到处都是对着这支小小的车队,对着这一批前途未明的中国勇士,弯腰致敬的中国同胞。不知道有多少怀春的少女,红着脸跑到了军车下面,她们的眼睛飞快的在车厢里一扫,然后迅速把一封早就准备好的情书,塞进了一个她们看得最顺眼的军人手里,然后捂着脸飞快的跑掉了。
“抗日英雄万岁”,“打倒日本帝国主义”的呼声,在这条长长的公路两侧此起彼伏,谢晋元和他的部下,在军车里对着这些热情的同胞,拼命挥动着自己的双手,任由他们的眼泪,从自己的眼眶里不停的流淌出来。
在这个时候,看着那一张张热情扬溢的脸,无论是谢晋元,还是他手下带领的每一个军人,觉得他们四天五夜的激战,他们一次次险死还生的经历,他们必须要面对的未知都途,似乎都变得微不足道起来。
十二辆军车终于驶进了最后的目的地。当三百多名中国军人抱着满怀的水果和面包,从军车里跳出,四处观望的时候,他们都惊呆了。
放眼望去,整个“军营”占地数十亩,也称得上是“领土辽阔”,但是整个营地里一片荒凉,地面由于缺乏必要的保养与修缮,变得坑坑洼洼,而且到处都是周围居民倾倒在这里的生活垃圾。住房更是简陋得只能起到遮风挡雨的作用。
就是这样一个只能用难民营来形容的营地四周,两米多高的铁丝网高架,在大门前还有一小队全幅武装的白俄士兵把守,在哨塔上还架设着轻机枪。这里与其说是一个军营,更不如用战俘营来形容。
马飞少校就站在谢晋元的身边,和他一起“欣赏”这一座孤独的军营,他突然道:“史密斯中校在临走前,请我转告谢上校一句话,他非常可惜,像您这样的英雄,出生在一个软弱的民族,出生在一个不适合的年代。”
“你看到了没有,”谢晋元伸手指着自己的部下,道:“他们都是英雄。请你替我回复史密斯中校一句话,一个民族复兴的起始,必然是英雄辈出!”
第四卷 北方的狼 第四十八章 养天地之正气(中)
一九三七年十一月一日,早晨六点钟,天与地之间还沉浸在一片黑暗与阴冷中,尖锐的有声就狠狠撕破了黎明前最黑暗的天空。
抱着步枪站在那里放有,却靠着一棵大树打盹的白俄士兵,猛的打了一个冷颤。他揉着自己惺松的双眼,看着随着这声尖锐的有声响起,他熟悉的这个犹如垃圾场一样的军营,在瞬间就拥有了一种奇异的生物力。
不知道有多少从营房里跑出来,没有人说话,也没有喧哗,整个空旷的营地上,只有沉重的脚步声在此起伏彼,迅速向一个站立在操场中心,右手拿着一只有子,左手还拿着一根拐杖的身影集结。
那个白俄士兵,看着那些集结到一起,在黑暗中就像是一座大山般沉重,更带着不可预测攻击与反击和的身影,他深深吸了一口气,猛然发出一声歇斯底里的狂叫:“警报,中国军人哗变,他们要逃跑了!”
那些已经习惯了面对一座破破烂烂没有任何军事价值,当然更不可能受到任何攻击的营地,已经习惯了每天无所事是,每天都是喝酒聊女人的三十多个白俄军人,丢掉手中的酒瓶,晃着他们还宿酒未醒有些晕晕沉沉的脑袋,在刚刚从一个女人怀里跳起来的小队长带领下,一边系着白己的裤腰,一边冲出了温暖的营房。
“哗啦”、“哗啦”拉动枪栓的声音此起伏彼,当这一群衣衫不整的士兵,扬着手里的武器,“杀气腾腾”的冲到军营里姑且可以称为操场的地方时,看着仍然沉浸在黑暗当中,以连为单位整齐的排列成四行,静静站在操场上,接受谢晋元团长检阅的三百多名中国军人,这些白俄士兵都愣住了。
“不错。从我吹响哨子,到全员集合,只用了两分五十七秒。”谢晋元的目光在黑暗中散发着炯炯的光芒,他放声喝道:“可是现在你们都怎么了,看看你们一个个都垂头丧气的没有半点精神,我谢晋元带的兵,手里没有了枪来壮胆,难道就都成了斗败的公鸡?”
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