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部分(第1/4 页)
吴都台从那一天起就像死了一样,再也没有新的流言传出来。
曹非只带了黄苟和另一个亲信赶路,剩下的随从全都从别的路走。他们要一路走,一路宣扬魏国太后逼杀王后之事。
等他赶到铜城时,发现这个边城里的人却早就知道了!
还会有人比他更快?
曹非不敢多耽搁,匆匆寻一家小店想买些干粮这就上路,又怕撞上其他认识他的人,就让黄苟找一间不起眼的背街小店。
铜城是边镇,大多数的人家都会自己存一些粮,路过的商人、旅客有时敲开门,买一些食水,或借宿几日都是可以的。
他在巷子尾寻到一处人家,院墙垒得又高又新,里面有一口井,只有两间房子,院子里倒是有三架车,上面堆满货物。
看来是家走货的货郎。
黄苟在院外喊:“有人吗?”
屋里立刻出来一个汉子,面皮白净,蓄一把长须,却穿着短打衣裳,而且,他穿着布鞋。
黄苟一时分不清他到底是不是货郎,就问:“我和家人途经此地,想买些便宜的干粮带着路上吃,不知可否让给我一些?”
那汉子上前打开门,要请他进来。
黄苟摇头,不进。万一此人心怀不轨,他进去后被人从门后关上门,这么高的墙,他可翻不过去。
那人道:“你等等,我进去问问我哥。”
要不是怕现在走了会显得他心里有鬼,他还真想干脆走了另找一家。
正不安着,另一头有人来了,拉着辆车在往这里走。车上有个四五岁大的孩子,抱着一只大黄狗。
拉车的是个高壮的汉子,看到黄苟站在那里,先站住问了一声:“客人从哪里来?”
黄苟看到这两人吓了一跳,这家四个兄弟?
他让开一步,让这人好把车推进去,拱手道:“我与家人行到此城,干粮吃尽了,想买些干粮,如果不方便就算了。”
汉子道:“客人不用急,便是这家没有,别处也能给你找来!”他对着院里喊,“阿三!开门啊!”
刚才那个汉子快步出来,打开门,还是先请黄苟进来。
客人先请,这个规矩一般人家不会有。黄苟怔了一下,腿边一个黄影子已经冲进去了,那个小孩子从车上跳下来,追着狗跑了。
“羊崽!”开门的汉子喊道,“不许跑!”
黄苟道:“你家兄弟倒是不少。”
拉车的汉子说,“我不是他们家的,这家人要借我家的车,我给他们送来。”
黄苟跟着进去,见拉车的汉子把车拉进去后,似乎是嫌院子里地方太小,竟然把车立起来靠在墙上。
这汉子这把力气可真是叫人眼热啊!
黄苟不由得起了将这群兄弟收为已用的念头,也不急着走了。
留长须的汉子说:“我大哥说,家中的干粮要备着过冬呢,不卖。其实现在粮食都不好找,您要是不嫌弃,我倒是知道一个地方能买些豆料。”
豆料也行,人不吃,也不能饿着马。黄苟刚要答应,拉车回来的汉子从后院过来,道:“你说的是黑二家的吧?别去了,他们家新买了头母牛,肚里还有一个,快生了,豆料要留着下奶呢。”
这下,豆料也没了。长须汉子再三道歉,最后亲自陪着黄苟走遍这一片五十多户,到底给他买到了两袋豆料,一袋粟米。
黄苟掏了几个钱给他,托他帮着把东西运到车上。这汉子也爽快,跟着走了一趟,黄苟却看到他转眼就把收到的钱在旁边的酒馆里打了一角酒二两肉。
原来是个懒货,爱吃爱喝。那这种人是不会跟着他们走的。
怪不得那一家兄弟多,看起来还那么穷。
黄苟转眼就把这奇怪的一家兄弟忘到脑后了。
姜勇在院子里捆行李,一件件都捆得结结实实的。
姜礼在屋里算账,他们急着走,有几笔账是无论如何也来不及收回来了。
有些可惜了……
不过好不容易得到公主的消息,他们无论说什么都要走了!
商城……
不知道那里怎么样?
不知道公主还记不记得他们?还……要不要他们?
姜礼看向追着狗在屋里跑来跑去的羊崽。
如果公主当时赶他们走是不想再看到羊崽呢?
他们亲手把羊崽养大,不管怎么样都不能再丢下他。也下不了手杀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