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部分(第2/4 页)
子,与先前判若两人:一方面宠信伶官,纵容他们胡作非为,扰乱吏治;一方面又大肆搜刮,搞得民穷财尽,将士离心。不但如此,他还对以前的功臣产生了猜忌之心,大加杀戮。郭崇韬被杀,就是一桩大冤案。
郭崇韬是后唐的名将谋臣,为人清廉,做事干练,而且遇事机警,应对从容。李存勖在继承王位之后对他十分器重。用他的计策击败了契丹,并在与梁作战中多次取胜。灭梁的关键一战汴州之战,也是在他的策划下得以成功的。但郭崇韬为人忠直敢谏,为朝廷献策,曾奏时务利害25条。就是对于李存勖本人,劝谏起来也毫不留情面。李存勖登基后日渐奢侈,有一年的夏天热得让人难以忍受,李存勖到处找避暑的地方,都不如意。宦官就说:“现在大内的楼观,还不及昔日长安里大臣家盖得高。以前有大明和兴庆两宫,房屋多达数百,都是雕梁画栋,高到指云蔽日,自然凉快,现在陛下的皇宫却没什么遮挡烈日的高楼,所以才会没地方纳凉。”李存勖听了,很不服气:“朕现在富有天下,还能建不起一座高楼?”他马上命人建造,但又怕郭崇韬会劝止,就派人对郭崇韬说:“今年酷热难忍,朕原来在黄河边上和敌人对垒,行宫里也是湿热,但那时却感觉不到,竟像乘凉一般,现在安然居于深宫,却不能忍受,这是为什么呢?”希望郭崇韬说出让他修宫殿的话来。但郭崇韬却说:“陛下昔日在战场上时,后梁未平,陛下废寝忘食,心在战事,所以不管酷暑严寒,都不在意。现在天下已定,中原无事,能够经常吃喝享受,没什么牵挂,到了夏季,纵有高楼百尺,宫殿九重,也不能忘掉酷热。希望陛下常想着当初的艰难创业,那么现在的暑热就可以变成凉爽了。”李存勖没有想到郭崇韬会装糊涂,给他来这不软不硬的一手,一下说不出话来,但还是听凭宦官们去建造高楼。郭崇韬知道了,又奏道:“宫内大兴土木,浪费财物,而有的地方却闹灾害,百姓吃不饱肚子,臣请求皇上停建。”李存勖却不肯听他的。于是这么一来二去的,李存勖对郭崇韬的劝谏感到厌烦起来。郭崇韬也感到不安,为求自保,他听从属下的建议,上表请求立刘氏为后,以此来求得宫里的支持。只是这刘氏乃是趋炎附势,天性凉薄之人,为了富贵连亲爹也不认,哪会在意郭崇韬这点小小的“劝进之功”?恐怕就连郭崇韬也没有想到,自己最后竟是死在这位刘皇后手里。
同光三年(925年),李存勖得知前蜀政治腐败,兵力空虚,就兴起了灭蜀的念头,任命自己的儿子魏王李继岌为元帅,郭崇韬为副将伐蜀。李继岌当时还很年轻,没有什么作战经验,所以一应战事,都是由郭崇韬策划。书檄先行,大军后进,所至不战而降,在70天内就灭掉了前蜀。但由于灭蜀基本上是他一个人在谋划指挥,平定之后所有的政事也是他来管理,旧将的招抚,官吏的设置,军队与朝廷的奏报往来都是经他之手,李继岌就被冷落了。李继岌倒没有什么野心,再加上年轻,所以和郭崇韬也没什么冲突。可他身边的宦官们却是一帮贪财的小人,见郭崇韬的门前车水马龙,送礼巴结的人络绎不绝,自己却没有机会捞到一点油水,就千方百计地在他面前挑拨是非,陷害郭崇韬。在他们的挑拨之下,两人的矛盾越来越深。
李存勖的后唐是以兴复大唐为标榜的,所以对于大唐的一切典章制度,统统接收,但却不加拣择,连宦官监军这种弊政也学了来。虽说宦官之中也有好人,比如张承业。但李存勖一味地信任宦官,却导致了朝政的混乱。而郭崇韬秉性刚直,素来对宦官们深恶痛绝。他曾对李继岌说:“蜀地一平,大王就是太子了,将来登基,一定要选用士族,把那些宦官统统除掉。”这还不够,他又刻薄了一句:“不但这些阉人不能用,就是连骟马也不要骑。”宦官自然对他恨得咬牙切齿。这时,宦官向延嗣带诏书到达蜀地,命郭崇韬班师回朝,但郭崇韬素来看不起宦官,在向延嗣到的时候没有按照礼节去郊外迎接。向延嗣对此气愤不已,李继岌身边的宦官又对他添油加醋,说郭崇韬大权在握,骄横跋扈,军中的将领也全是郭崇韬一党的,魏王一人没什么力量制约自保,万一命郭崇韬班师,恐怕就会生祸乱了。向延嗣回去之后,又去挑拨刘皇后,而贪财的李存勖也不满郭崇韬向他进奉的金银太少,向延嗣趁机说蜀地的珍宝都进了郭崇韬的府内。李存勖不由大怒,马上命宦官马彦圭火速赶往蜀地去调查。宦官们又在刘皇后跟前说,祸乱起于瞬息,哪还有时间请求圣上降旨。刘皇后慌了,又去找李存勖,李存勖倒还没有昏庸透顶,认为没有了解事情真相,不能下明确的命令。而误国的刘皇后见李存勖不肯下令,便自己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