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部分(第3/4 页)
回吧。”
史仲竹回到院子,望着院子里收集来的牡丹花,本打算送给吉牡丹的,吩咐南山,让他打破花盆,种在院子里。
“南山,找牙行,把院子卖了,明天动身吧。”史仲竹吩咐到。
“是!主子!”南山精神满满的应到,南山早就想离开广元这个破地方了,这地方的风水绝对和自家主子相克,刚来就遇上疫病,多亏主子福运深厚,没有染病,反而治好了疫病。接着又遇到了吉牡丹,不是南山背后说人坏话,吉牡丹明显配不上主子、担不起大家主母的责任,可主子就像中邪了似的,一门心思扎进去。好不容易,主子松口要走了,南山忙跳出去吩咐买来暂用的下人收拾东西,又去和董师傅和几位卫士商量行程。
南山做事效率很高,不过一天的功夫就把牙行找好了,说定了价钱把宅子卖了,聘来应急的下人也辞退了,行礼也打包好了,马匹也备好了,只等明天出发。
史仲竹请罗明带了一块玉佩给那个腿略有残疾的哥哥,这是他的信物,一个身体有缺陷的人要好好活着太难了,如果遇到困难,史仲竹愿意给他一条后路。
处理好杂事,第二天一大早,史仲竹直接走了,没有去和吉净告别,出了这样的事见面不过徒增尴尬罢了。
史仲竹一行匆匆忙忙的走了,吉牡丹在吉净的陪同下,来史仲竹的住过的宅子里看看,吉牡丹看着房檐下的牡丹,落泪不止。
“牡丹,不要怪你爹,你们的确不合适。”吉净劝牡丹到。
“嗯,我不怪,爷爷,我早就知道的,我和他的想法格格不入,没有爹爹的信,早晚,早晚也不过如此罢了。当初,我不甘心,如今试过了,也就放下了。爷爷,送我去南充备嫁吧,一切都过去了。”
第37章 哲学思考中
史仲竹一行人取道嘉陵江,走水路,以最快的速度,离开广元。快马奔驰了四五天,到达渡口,上了船,史仲竹一路上压抑的情绪终于爆发了——史仲竹病了。也不是很严重的病症,大夫也只说有些晕船、累狠了、多休息之类的,史仲竹知道自己身体没有病,只是懒懒的,提不起精神来。
南山以为自家主子在广元处理疫病,惹上了什么后遗症,紧张得忙前忙后,围着史仲竹转了两天,见史仲竹的病症还是没有起色,急得嘴角生疮。史仲竹也不忍看着和自己一起长大的人着急,好说歹说,终于把南山劝去休息一晚上,南山这两天,都守在史仲竹舱房里,累坏了。
夜晚,夏日的江风带着凉意,拂在脸上,心中的躁动都被这样清爽的凉风抚平了。史仲竹趁大家都睡了,走到甲板上,仰头看着满天繁星,仰得脖子都酸了,没看够,索性躺了下来,盯着天幕发呆。
康德说过,人最值得敬畏的只有两样东西,一是我们头顶的星空,一是人内心的道德。史仲竹不知道,自己居然还是个道德贩子,有所谓的“精神追求”,他在这个世界,最初的想法不过是不要被抄家灭族。
史仲竹现在陷入了哲学的终极思考,我是谁?我为什么活着?这样的问题,认真思考起来,一辈子都没有答案。
在史仲竹仰望星空的时候,突然一个黑影笼了上来,那个黑影走到史仲竹身边,也学着他的样子,躺了下来。
“二少爷,想什么呢?”是董师傅。董师傅虽然教了史仲竹快十年,但还是称呼他做“二少爷”。
“没什么,就是有很多问题想不通,嗯,很多问题,多得就像这天上的星星一样。”
“二少爷,想说说吗?”
也许是江风太温柔,也许是黑暗的环境给了他安全感,也许是董师傅的话刚好触动了他的心弦,史仲竹把自己心中的疑惑缓缓道来。
“我一直以为自己要走的路很确定,自己的心也很坚定。明年考了进士,按部就班的做官,凭着家里的关系和我的能为二品大员应该没问题,更上一层楼就看运气了。我应该娶个知书达理、知我懂我的妻子,有两个儿子两个女儿,然后看着儿子成才,看着女儿出嫁,最后,和我的妻子一起老死在竹林下的摇椅上。”
“高官厚禄,妻贤子孝,很好啊。”董师傅应和道。
“可我突然之间不确定了,董师傅,你知道吗?自游学以来,我看到的九州大地,有许许多多的人,穷人,吃不饱穿不暖,一场大病、一次天灾,就能让他们再也活不下去。可这是他们的错吗?他们也老实肯干,他们不曾游手好闲,可他们的日子依然过不好。如果不是他们的错,那是谁的错?是朝廷吗?可朝廷有长平仓,有九惠之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